曾經暴利的4S店,正在批量離場
不知不覺中,4S店真的越來越少了。
到底是什麼讓4S店陷入絕境?
點擊上方視頻立即觀看
快刀財經的朋友們,好消息來了,爲了滿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財經」的視頻內容我們會同步在公衆號上發佈,還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還是犀利但有溫度的內容,還是足夠多的增量信息,還有你在公衆號上可能看不到的獨家重磅。快去視頻號、抖音、B站、小紅書搜索「快刀財經」,關注我們,每天爲你解剖一個新商業真相。
以下是本期視頻腳本:
你有觀察過附近的4S店嗎?不知不覺中,4S店真的越來越少了。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當下汽車行業所正在經歷的,一向被稱爲汽車售後“鐵飯碗”的4S店,也被倒閉潮給席捲了。
到底是什麼讓4S店陷入絕境?
20多年前,本田將這個曾經在汽車銷售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四位一體模式帶入中國,此後便迅速風靡,成爲汽車銷售的主流模式。
那時的4S店,可謂風格無限,不少4S店企業接連成功上市,賺得盆滿鉢滿。
不過眼下,曾經“躺賺”的4S店,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經營數據堪稱“慘狀一片”。
自2018年新車增速放緩以來,4S體系本就集體陷入了發展瓶頸期。
此後數年裡,4S店龍頭接連易主、合資品牌銷量、利潤及口碑全線崩塌、豪車經銷商都開始舉步維艱。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光是去年,就有4419家4S店退網。此外,協會發布的經銷商同年生存狀況報告顯示,有超過四成的經銷商虧損;超過八成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其中六成經銷商價格倒掛的幅度都在15%以上。
在4S店捉襟見肘的時期裡,獨立售後無論是市場地位還是消費者口碑卻開始逆襲,獨立汽服店與4S店的關係也開始發生變化,大批車主,尤其是脫保車主開始轉4S店而投向獨立售後,追求“平替”。
故而車越來越多,4S店卻越開越少。但從根本原因上來看,打敗4S店的不是獨立售後店,而是新能源。就像打敗泡麪的是外賣。
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迅猛,市場滲透率不斷攀升,從2024年7月起連續突破5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劇烈萎縮,年銷售量從過去的2400萬左右降到了2024年的1600萬左右。
新能源汽車憑藉政策紅利以及養護成本上的優勢,讓後續增量開始“棄油從電”,這便直接導致了依賴傳統燃油車銷售的4S店銷量大幅下滑。
爲了爭奪市場份額,各大汽車品牌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4S店自然得跟着一起被“卷”。
爲了完成銷售任務,不得不以低價甚至虧本的價格賣車。
比如,曾經熱銷的帕薩特、凱美瑞、途觀L及軒逸等車型,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低價促銷,但即便如此,銷量的增長也難以彌補利潤的損失。
再加上廠商爲了完成自身的銷售目標,常常將大量庫存壓給4S店。4S店爲了獲得廠家的返利和補貼,又不得不大量囤車,這使得大量資金被佔用。一旦銷售不暢,庫存積壓嚴重,資金鍊就極易斷裂。4S店的資金週轉依賴於車輛的銷售回款,當庫存車賣不出去,而又要不斷支付租金、員工工資等費用時,資金鍊斷裂也就是轉眼間的事兒。
而且現在的新能源車企,基本都偏好採用直營店模式。由車企直接掌控銷售渠道,讓消費者在直營店或線上平臺直接購車,價格更統一透明。直營店模式的興起,分食了4S店的市場蛋糕。
去年退市的4S店裡,高達93%都是傳統燃油車品牌,新能源汽車衝擊下,越來越多傳統4S店已經無法繼續承壓。
在這場汽車銷售行業的大變革中,留給傳統4S店的存量與時間,都不多了。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王、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本站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雲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羣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於爲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羣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