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發願20天內完成救災 季連成赴花蓮看見2大震驚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圖/Yahoo TV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中央前進協調所總指揮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回憶,災區慘況和「鏟子超人」是赴花蓮的兩大震驚,當時他在腦中列好救災藍圖,發願要在20天內全力完成救災工作。他也呼籲地方政府,平時就應建立災防機制。

Yahoo TV網路節目「齊有此理」今天播出季連成專訪。過去他曾參與921大地震、莫拉克風災、臺南維冠大樓倒塌救災工作,但季連成說,臺灣首度面對堰塞湖洪災,水量規模不輸全球紀錄,只能說「很震撼」,他要求自己須在20天內完成救災,畢竟拖得越久,災民忍受度也會越低。

他提到,當時自己很快確定救災的優先順序、藍圖,當即調整步調和組織架構,做足準備整合中央、地方及國軍資源,並回應原民意見、災民期待和調度萬名志工,以及搭建臨時堤防、馬太鞍溪便橋。

對於中央及地方的指揮調度權,季連成說,「災防法」清楚規定,災區首長爲總指揮官,中央、國軍協助支援,因此纔是「中央協調所」,因此他是帶着溝通協調的心去,而非凌駕地方、指揮的心情去,他不評論花蓮縣府是否盡責指揮,中央就做好災區救援工作,縣府處理物資調度。

針對災區疏散演練,季連成坦言中央與縣府有意見落差,觀察此次溢流情形,他認爲垂直疏散安全又快速,但縣府認爲必須全數疏散撤離,討論三次後因縣府覈定版本改爲疏散撤離,因此當時是以緊急應變模式進行演練。

季說,垂直疏散成功關鍵是「強勢的執行力」,當時他挨家挨戶檢查,發現確實很多民衆沒有配合。他不諱言,許多演練是做給地方看的,因爲災害救援相當專業,每當重大災害來臨,地方政府常在壓力下陷入慌亂,因此平時就應建立災防機制,不然臨時找不到專業的救災人員。

他也提到,此次救災有「兩個震驚」,首先是災區慘況,彷彿是日本的黑部立山,只是兩側是沙土。第二個震驚就是全臺來的「鏟子超人」,沒想到有那麼年輕人願意犧牲假期來與泥巴爲伍,看了相當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