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救災功成身退!季連成感謝鏟子超人 放手交給鄉公所跟村長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創光復鄉,復原工作告一段落,前進協調所今退場 。(圖/翻攝自Facebook/中華民國行政院)
記者劉人豪/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下旬溢流重創光復鄉,中央前進協調所進駐後,隨復原工作告一段落,災後救援工作也正式轉移。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第一次來到災區的時候,感到最大的震驚就是滿目瘡痍,也很感謝鏟子超人的幫忙,才做得到這樣的一個成果。
季連成指出,中央協調所進駐到此地,就是要解決災後救援的工作,從9月24日到今天爲止近一個月的時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做相當辛苦的工作,到今(22日)天爲止任務大概告一段落,把災後救援工作正式轉移。季連成說明,在清淤方面一共清淤了1600戶的房屋,清點過所有災區的房屋是有1606戶,有6戶沒有辦法清淤,現在仍然埋在土裡面,國軍動用了5萬7000人次,還有相當大的機具,包含直升機等,也包含水溝疏通物資搬運。道路打通方面,市區的主要幹道全部打通,其中最難打通的就是林田幹線,林田幹線有2600公尺,第一次來到災區看到的時候,「其實我是心灰意冷的」,林田幹道過去看的時候,就是兩道非常高的泥牆,完全都是蓋在2、3公尺的泥土裡面,可是我們今天做到了全部打通,而且恢復正常的通行功能。
季連成提到,第三個部分就在環境清理部分,截至10月19號爲止,光復鄉清出來的淤土,不包含農田,大概有40萬噸,總共動員的清潔人力一共是1萬1600人次,調度機具5325輛次,環境部也調動了238個流動廁所。
季連成指出,第一次來到災區的時候,感到最大的震驚就是滿目瘡痍,一般的救災人員進到這個地方以後,都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於是重新調整部署,劃分責任地區,利用每天工作的管制,規劃第二天的工作進度。另外就是災民所受到的傷害非常嚴重,有很多人會跟莫拉克風災來比,這一次光復鄉的災害,對所有1837戶是一個非常大的震驚,家裡面的所有東西通通都不見,比一般的土石流還要嚴重。
季連成也感謝鏟子超人,在救災的過程裡面,從來沒有碰過像這樣的志工,我們有民間的團體協助,譬如像慈濟,任何災難都是第一線的,廣大民衆的志工力量無遠弗屆,1600多個家庭要把道路里面的淤土全部清出來,國軍也做不到,靠每天好幾萬人的志工,每一家戶每一家戶的去做清淤,才做得到這樣的一個成果,沒有靠志工挖掘,機具是沒有辦法進去的。
昨天疏散撤離大馬村跟阿陶莫部落,完全都是由鄉公所跟村長負責,「因爲我要把手放給他們來做處理」,昨天新堰塞湖的溢流,也是給他們做一些檢驗,看他們有沒有辦法做,「他做得到,雖然人數不多,戶數不多,可是至少他做的方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