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指數醞釀跌深反彈 留意風險控管
加權指數1140402(日線圖)
總經與市場分析:美國最新3月ISM製造業PMI爲49.0,低於市場預期的49.5,也低於前值的50.3。在重要分項指數方面,新訂單指數由48.6降至45.2,生產指數由50.7下降至48.3,就業指數由47.6下降至44.7,供應商交貨指數由54.5下降至53.5,庫存指數由49.9上升至53.4。
美國3月製造業指數低於榮枯線,再度回到萎縮區間,而製造業新訂單指數持續下降,顯示訂單需求大幅減少,連帶影響生產同樣進入萎縮區間;另一方面,價格指數由62.4大幅上升至69.4,創2022年6月以來新高,庫存指數則大幅跳升至53.4,顯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逐漸加劇。
整體來看,製造業受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持較謹慎的態度暫緩投資,導致新訂單減少及關稅政策將推動供應鏈成本上升,將進一步拖累美國製造業的復甦,至於即將公佈的3月ISM服務業PMI雖仍可望維持在榮估線上,但市場預估將由2月的53.5降至53。
物價方面,美國2月PCE物價指數年增2.5%,持平於前值,符合市場預期,扣除能源和食物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2.8%,則高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2.7%;2月PCE物價指數月增0.3%,持平於前值,符合市場預期,核心PCE物價指數月增0.4%,則高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0.3%。美國2月核心PCE年增率及月增率皆高於預期與前值,而服務成本增加是導致核心PCE上升的主因,顯示通膨壓力仍偏高。
另因1月的報告中消費者支出呈現月減,加上儲蓄率不斷升高,反映消費者對於消費支出的態度更爲保守。整體而言,美國經濟增長前景下行的風險逐漸增加。
本週五也將公佈就業報告,目前市場預估3月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爲12.8萬人(2月爲15.1萬人),預估失業率則由4.1%上升至4.2%。後續就業市場可以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爲指標,若低於10萬人,則經濟硬着陸的機率將提高。
臺股投資方向:川普大揮關稅大刀,美國對等關稅即將上路,在關稅措施的不確定性、通膨預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提高之下,市場信心潰散,資金由股市撤退轉向債市,美股本益比進行修正,科技股在AI過度投資的泡沫疑慮下,表現更是疲弱。
臺股和美股連動性高,加上3月外資積極提款,整月僅有2天買超,單月賣超金額4,565億元,創單月曆史新高,加權指數3月下跌2,357點,亦創下單月曆史最大跌點,跌幅10.23%。
「4月2日川普解放日」後,短線有望利空出盡,清明連假過後有機會出現跌深反彈,不過技術面仍具多重壓力,建議輕倉操作,可留意臺積電及相關念股、高股息、跌深的AI族羣、重建概念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