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川普續干擾市場 看好AI、高殖利率股

加權指數1140512(日線圖)

市場觀察:英國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也是總統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後,首度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對臺灣而言,美國對半導體進口的關稅政策即將開牌,市場過度保守看待,若屆時可比市場預期來得低,將會是正面訊號。

美國正在與各國談判,川普的發言成爲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從4月以來的措施與動作可看出,川普先是施壓聯準會啓動降息,發現鮑爾並不理睬後,再提出企業減稅、撤銷AI晶片三級管制等利多激勵市場,政策面樂觀下,可激勵股市向上,但上漲空間有限,不宜追高。

新臺幣上週急升,確實對企業獲利造成壓力,但只要能穩定在28至32新臺幣兌1美元區,影響性都可評估;關稅遞延引發的急單效應,預期將抵銷部分負面影響,且臺股AI供應鏈族羣目前評價偏低,仍具有投資機會。

盤勢分析:儘管美股前一個交易日漲跌互見,但美國與中國會談取得進展,臺股12日走勢在權值股點火下開高走高收在21,129點上漲214點,但因半導體關稅尚未出爐,市場對其持保守心態。近一週資金偏好食品、電機機械、航運、電腦周邊等族羣,接下來將進入除權息旺季,研判高殖利率、具成長性、近期跌深的族羣,將受資金青睞。

操作建議:上市櫃公司大多采取自然避險措施,匯率波動將依公司大小與產業類別而有所不同。電子產業公司普遍都會受到匯損影響,但由於第二季進入關稅豁免期間,將出現明顯的急單效應,另先前AI晶片遞延效應也預計在第二季開始明顯出貨,將顯著挹注相關公司業績。

對外銷爲主的傳產企業,也將遭遇匯損問題,加上關稅的不確定性高,獲利下修風險持續存在;目前具有成長性的產業如成衣、製鞋、工具機等,其評價都已回落至歷史區間下緣,長線價值浮現,佈局仍以長線具競爭力的產業及個股爲主。

目前投資氣氛有利於不受升值影響的內需、零售、資產等相關族羣,但基本上新臺幣升值對其業績實質幫助有限;就基本面而言,航空旅遊、汽車進口等族羣更能夠受惠。

新臺幣升值對航空類股影響較低,尤其是客運爲主的航空類股,新臺幣升值將激勵旅遊淤需求,成本上,航空公司皆以美元支付油料成長,毛利率可望擴張;而汽車產業,則有望受惠降低汽車的進口成本。整體來看,偏多看待第二季行情,相對看好AI族羣,以及航空、散裝、金融、製鞋、紡織等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