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復興/植物多樣性 不因病蟲害全滅
氣候變遷下,臺灣路邊時可見的芒果樹,也會因降雨集中與不穩定導致炭疽病加劇。記者何定照/攝影
近年氣候變遷加劇,學者專家指出,地處熱帶及亞熱帶的臺灣樹木,影響雖不若高緯度國家嚴重,仍會造成相當程度損害,也會因病蟲害增加發生間接影響。對野草花來說,還有氣候變遷導致的外來種大肆蔓延問題。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盟元說,氣候變遷導致病蟲害增加,例如介殼蟲因氣候變暖而增多,會把臺東蘇鐵的芽吃光,造成蘇鐵死亡。此外,刺桐近年遭刺桐釉小蜂嚴重危害,龍眼樹也因氣候變更溫暖潮溼,更易誘發炭疽病、果實蠅等病蟲害。
此外,極端氣候如颱風與強風,也會造成刺桐枝幹易斷裂;芒果樹因降雨集中與不穩定導致炭疽病加劇;荔枝樹也因暖冬現象造成花芽分化失常,只長葉不開花。
林試所研究員董景生表示,氣候變遷導致全球熱帶區域擴張,一來造成外來植物入侵後,在沒天敵情況下容易到處蔓延,壓抑本土種,二來讓原本沒機會接觸臺灣樹木的國外害蟲,經由國際交流也開始出現臺灣。
董景生說,害蟲都有特定寄主,若行道樹等只種單一物種,易因病蟲害全滅;若多樣性高,其他非害蟲目標的物種就有機會存活。這是爲何「草本復興」計劃強調多樣性原因之一。
文化大學景觀系主任張琪如說,近年氣候變遷導致乾溼季更分明,都會區若只種單一物種恐難因應,應側重物種多樣性。例如用外觀相似、但種類不同的在地樹種組合。
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王昇陽則說,臺灣過去種樹多傾向找長得快或漂亮的,未考量適應氣候環境,例如都市過去愛種長得快的黑板樹,但遇颱風就容易遭摧折。近年林試所已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和縣市政府說明適合種植種類及如何養護,對協助抵擋氣候變遷應有功效。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