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烏梨”是西藏特產嗎
近日,一款名叫“藏烏梨”的水果在電商平臺悄然興起,且售價頗高。有賣家宣稱,“藏烏梨”產自西藏,屬於名優果品,因生長環境中高原紫外線強烈,所以果皮呈現黑色;但也有人表示,未聽說過此品種的梨。真相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求證。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研究員曾秀麗介紹,網上售賣的“藏烏梨”和西藏實際上並無關聯。她在西藏做果樹資源調查和研究近20年,從未見過這款“藏烏梨”。
出於好奇以及專業研究的考量,曾秀麗也曾買過“藏烏梨”,試圖一探究竟。她發現,網上售賣的“藏烏梨”口感更接近玉露香梨。“如果把玉露香梨的小果,通過高溫或者低溫方式進行處理,其表皮就會呈現黑色,與市面上售賣的‘藏烏梨’極爲相似。”曾秀麗說。
那麼,西藏到底有沒有烏梨呢?曾秀麗表示,西藏是存在烏梨的,不過西藏的烏梨與網上所售賣的“藏烏梨”截然不同,完全是兩碼事。
2022年,曾秀麗和同事們曾發表過《不同貯藏方式對“烏梨”及“雪花梨”品質的影響》一文。曾秀麗表示,或許正因如此,自從“藏烏梨”在電商平臺走紅以後,先後有多名從事蔬果研究的同行向她諮詢相關情況。每一次她都態度明確地回覆對方,所謂的“藏烏梨”並非產自西藏。
據悉,烏梨是西藏當地的梨品種之一,有着200餘年的栽培歷史,學名爲“德欽梨”,主要分佈在西藏昌都市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河谷的八宿縣、左貢縣、芒康縣一帶。它具備抗旱、抗病能力強的特點,產量頗爲可觀,通常在每年的9月下旬成熟。其果實呈扁球形,個頭較大,平均單果重量能達到220克左右,最大單果重量甚至可超過500克。果實的肉質相對較粗,含有較多石細胞,味道酸甜且帶有澀味,品質比較一般,但勝在耐貯存。
“由於剛採摘下來的烏梨口感欠佳,所以當地人往往會將烏梨存放在糧倉裡,等到次年2月至3月藏曆新年期間纔開始食用。由於貯存時間長,烏梨的表皮和果肉都會變成烏黑色,而且果肉會變得軟爛,相較於剛採摘時的口感反而更好。”曾秀麗說,這與市面上“藏烏梨”烏黑的表皮、白色的果肉以及清脆多汁的口感全然不同。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國家砂梨種質資源圃(武漢)副研究員張靖國曾對市場上熱銷的“藏烏梨”進行了分子鑑定以明晰其真實品種信息。他通過提取“藏烏梨”果實基因組DNA進行分子指紋圖譜構建,再與團隊此前已建立的砂梨分子指紋數據庫進行比對,結果顯示,“藏烏梨”與“玉露香梨”疑似爲同一品種。
“從形態特徵方面進行分析,除了果皮顏色有所不同,‘藏烏梨’與‘玉露香梨’在其他方面都保持一致,卻和西藏的烏梨有着明顯的差異。”張靖國表示,市場上銷售的“藏烏梨”的黑皮,應該是正常梨果在採摘後經過了某種處理才形成的。
張靖國表示,果品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現象較爲常見,這給品種的維權以及消費者的選擇都帶來了諸多困擾。所以,除了消費者自身需要謹慎選擇購買之外,電商平臺也應當加強對商家資質的審覈並且對涉及地理標誌、特殊產地等關鍵詞的商品信息進行重點監測,以此來規範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 (經濟日報記者 代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