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格礦業2024年淨利超25億元 協同紫金攻堅產能躍升
鉀鋰業績韌性十足,銅礦板塊貢獻利潤創新高,藏格礦業2024年度歸母淨利潤超25億元,高質量發展不斷迸發新動能。
今年年初,紫金礦業收購藏格礦業在市場掀起巨浪,此舉被認爲是紫金在新能源變革時代對鉀鋰等核心戰略資源的長遠期佈局。未來藏格礦業會如何與紫金形成戰略協同,如何進一步拓寬業務護城河,實現業績可持續增長,均備受市場矚目。
3月28日,藏格礦業披露最新年度業績報告,2024年以“穩”馭“變”,實現營收32.51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5.80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實現營收9.27億元,環比提升64.95%;實現歸母淨利7.12億元,環比提升24.69%。值得一提的是,參股公司巨龍銅業貢獻投資收益19.28億元,再創新高。截至報告期末,藏格礦業資產總額150.83億元,較年初增加7.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38.65億元,較年初增長6.18%;資產負債率8.20%,資產質量保持穩健。
鉀鋰經營穩中提質 銅礦投資收益創新高
氯化鉀作爲糧食的“糧食”,事關國計民生。2024年國內氯化鉀市場價格呈“先跌後穩,年末小幅回升”波動趨勢,藏格礦業堅持穩產保供與成本管理並重,降能耗、提效率,氯化鉀平均銷售成本穩定在合理水平,夯實了業績“壓艙石”地位。爲響應糧食安全號召,藏格礦業主動上調氯化鉀生產計劃,全年實際生產氯化鉀107.30萬噸,完成率達102.19%;實際銷售104.49萬噸,完成率達到100.28%。氯化鉀板塊實現收入22.10億元,毛利率達到44.83%。
2024年,藏格老撾鉀鹽礦項目克服複雜地質條件,完成多個重要節點目標。取得老撾萬象塞塔尼縣和巴俄縣區157.72平方公里鉀鹽礦儲量證,對應氯化鉀資源量約爲9.84億噸,目前該項目已向老撾能礦部礦管司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同步開展環評報告的編制;項目建設方面,完成200萬噸/年氯化鉀一期項目的設計招標工作,並提前啓動項目建設前期的水電路保障性工程。
去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先升後降,現貨價格從年初9.69萬元/噸下降到年底的7.5萬元/噸,價格波幅明顯。藏格礦業持續深化碳酸鋰生產工藝創新,通過系統優化、工藝升級和設備引進提升生產產能、自動化水平和產品質量,進一步鞏固碳酸鋰板塊技術優勢。全年實現碳酸鋰產量11566噸,銷量13582噸,銷量同比提升31.7%,碳酸鋰板塊實現收入10.22億元,毛利率達45.44%。2024年,藏格鋰業被指定爲廣期所碳酸鋰期貨交割廠庫,業內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2024年,藏格礦業參股公司巨龍銅業生產銅精礦16.63萬噸,實現投資收益約19.28億元,佔歸母淨利潤的74.72%,投資收益同比增加6.31億元,增幅48.72%。據瞭解,巨龍銅礦二期改擴建工程預計2025年底投產,達產後一二期合計年採選礦石量將超過1億噸,年礦產銅將達30萬-35萬噸,屆時歸屬藏格礦業權益的礦產銅產能將實現翻倍以上增長。
ESG評級持續提升 “分紅+回購”組合拳增強投資者回報
立足青藏高原,藏格礦業堅持做鹽湖資源開發的長期主義者,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價值觀和實踐,把幫扶結對、捐款捐物、關注鄉村教育作爲助力鄉村振興、回饋社會的重要舉措,修建“新華村幸福互助院”、推行“藏格礦業益行紅光”項目,踐行商業向善。提升老撾項目本地化僱傭率,改善當地就業狀況,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發展與建設。推動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同頻共振,藏格礦業獲得2024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五星金獎和金曙光社會責任獎等多項榮譽。
踐行“持續開發鹽湖資源、作綠色發展引領者”企業使命,藏格礦業持續優化ESG治理,做深做實綠色發展。2024年,藏格礦業啓動首次碳盤查工作,落實綠色礦山建設,提高礦山“三率”至國內領先水平,並強調加大清潔技術投資力度、應用綠色生產技術和循環經濟原理,逐步用低排放、低能耗的設備設施替代現有設施;全面分析取水壓力和水資源利用對環境的潛在影響,與高校合作深入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爲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長期穩定注入企業力量。通過優化ESG治理體系和規範信息披露,其香港恆生指數ESG評級持續躍升,聲譽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投資者回報方面,藏格礦業打出“分紅+回購”組合拳。去年年中實施中期分紅,分紅總額約4.08億元。2022至2024年,藏格礦業累計現金分紅達74.29億元,分紅水平位於行業上市公司前列。不僅如此,2024年8月,藏格礦業開展以註銷爲目的的股份回購,進一步強化投資者回報,截至今年2月,使用約3億元人民幣,累計回購註銷公司股份1021萬股,回購金額達到目標上限。
紫金戰略協同 內生外延攻堅產能躍升
2025年1月,紫金礦業宣佈137億元入主藏格礦業,實現新年第一併購。未來,藏格礦業融入紫金大平臺,有望在資產規模、資源儲量、管理效能、全球化佈局、規範治理等方面顯著提升,加快實現國際一流礦業集團的戰略目標。
市場人士指出,作爲世界領先的綜合性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紫金擅長通過技術手段,將原來不能開發的礦變成可利用資源,尤其是變成儲量,雙方在多板塊的合作均值得期待。紫金礦業儲備有“兩湖兩礦”鋰資源,碳酸鋰是其培育的新業務增長極。藏格礦業深耕青海與西藏地區礦資源開採,在鉀鋰資源開發上形成了行業領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可與紫金礦業在全流程自主技術、大規模系統工程研發實施能力形成高效協同互補,促進西藏及其他地區鉀鋰礦項目高水平開發,推動雙方的技術、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效益。
藏格礦業在手資源充沛。除了青海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724.35平方公里採礦權100%權益,藏格礦業儲備有老撾萬象巴俄礦區鉀鹽項目、塞塔尼縣鉀鹽項目70%權益,對麻米措礦業的穿透持股提升至29.94%,麻米錯鹽湖已探明氯化鋰資源量約250.11萬噸,資源品位遠高於察爾汗鹽湖,不僅如此,該項目毗鄰紫金的拉果錯鹽湖,雙方潛在的技術合作將進一步放大經濟效益。藏格對國能礦業的穿透持股提升至21.09%,國能礦業擁有的西藏龍木錯和結則茶卡鹽湖合計碳酸鋰儲量390萬噸、氯化鉀2800萬噸,碳酸鋰儲量居世界前列。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地緣戰略博弈日益加劇,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爆發態勢。礦業行業亦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遇,鉀鋰銅等戰略資源價值愈發凸顯。銅礦方面,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表示,2025年銅市將呈現“宏觀大年”和“基本面小年”的行情演變,中國新能源產業鏈、電力基建穩步增長,東南亞新興經濟體需求逐步釋放,歐美再工業化重塑供應鏈,銅需求長期增長態勢無虞。
全球鋰行業依然處於發展的上升期,鋰業格局明顯改善。民生證券指出,澳礦新的出清對供需格局的邊際影響較大,有望刺激鋰價向上的彈性。長遠看,隨着自動駕駛、智能交通與智能生活廣泛落地,碳酸鋰有望成爲新能源時代的基礎生產資料。於藏格礦業而言,在鉀鹽和銅礦貢獻穩定現金流的基礎上,鋰礦業務的量增彈性可期。
面向未來,藏格礦業步履清晰。通過國有控股股東優勢賦能,深入開發在手礦產資源,優化內部組織架構,構建靈活高效的全球運營管理體系,加大對鉀、鋰等關鍵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儲備,形成具有特色的發展模式和競爭優勢。藏格礦業在年報表示,將加快麻米錯和老撾鉀鹽礦項目建設、投產,以現有項目爲基礎實現潛在礦區的探礦突破,快速把技術複製到其他鉀、鋰項目,提升經濟效益。3月28日,藏格礦業同步推出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未來三年擬根據利潤增長目標及資源開發進展分批次解鎖,助力公司資源儲備與業績可持續增長。
聚焦關鍵礦產資源,以更大擔當把握糧食與能源安全主動權,精研技術,存量做優,增量做強,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打造世界級礦業標杆,讓人才隊伍充分錘鍊,藏格礦業正進一步增強其鉀鋰業務在全球範圍內的實力。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