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快走30分鐘!實測證明:餐後血糖升幅大幅降低

實測發現,餐前先快走30分鐘再吃義大利麪,血糖僅從96升到125,比預期更穩定。專家建議餐前或餐後動一動,如快走、爬樓梯、慢跑,都能幫助肌肉吸收葡萄糖,減少血糖劇烈波動。示意圖/Ingimage

許擔心吃大餐後血糖會飆升,特別是當主食含有較多碳水化合物時,像是義大利麪、燉飯或牛肉麪。然而,這次的實測讓我發現,大餐前先進行適量運動,真的可以減少血糖波動!

這次的測試情境很簡單:原本計劃搭公車赴約跟大學同學聚餐,但因爲公車要等很久,臨時動議改成快走三十分鐘(想說剛好順便運動),相當於一次小型的有氧運動。

結果發現,喝完蘑菇湯跟吃完義大利麪後,血糖只從96升到125(升幅29),遠比預期來得穩定!

阿寶師的建議

吃大餐前,先動一動,讓身體更能處理碳水化合物

大餐前適合的小運動

如快走、慢跑、爬樓梯,可以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血糖的劇烈波動。如在餐廳附近提早下車,步行到目的地;如果餐廳在中高樓層,選擇爬樓梯而非搭電梯,或是搭捷運選擇爬樓梯。

運動的時間不需要太長

十五〜三十分鐘的中等或中高強度運動(如快走或爬樓梯)就能產生明顯效果。

運動後的「肝糖儲存效應」

運動後,身體對碳水化合物有更高的儲存效率,肌肉和肝臟的肝糖合成能力提升,以便快速補充能量儲備,這種狀態可維持數小時。這意味着中高強度運動後,即使是吃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餐點,與不運動相比,也較不容易讓血糖飆升。

大餐後的運動 也能幫助穩定血糖

餐後三十至六十分鐘內可做輕度運動

如散步三十分鐘、超慢跑三十分鐘,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比完全不動來得好。

方舟文化《逆轉胰島素阻抗 21天重啓健康代謝:精準控糖、有效減重、降低發炎,找回年輕活力與修復力!》作者:呂美寶

如果吃得比較多 可以增加運動強度

如快走或爬樓梯,幫助消耗多餘的葡萄糖,避免囤積成脂肪。

這次的實測結果再次證明,適量運動對血糖管理有很好的幫助!對於想要穩定血糖、避免餐後血糖破錶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策略。下次吃大餐的前後,讓自己動一動,更有利於血糖的穩定!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逆轉胰島素阻抗 21天重啓健康代謝:精準控糖、有效減重、降低發炎,找回年輕活力與修復力!》作者:呂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