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 比亞迪王傳福:堅定信心 民營經濟發展會更快
本報記者 陳靖斌 廣州報道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當天上午出席會議,並在聽取多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的發言後發表重要講話。
央視新聞畫面顯示,多位知名企業家參會,包括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等。
作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代表企業之一,比亞迪的王傳福在會後感慨萬分。他回憶道:“總書記在2014年曾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十年後的今天,我們見證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翻天覆地變化。”
王傳福表示,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民營經濟正處於信心恢復和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他認爲,只要堅定信心,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快。
“這十年來,比亞迪深刻體會到黨中央的高瞻遠矚。這次座談會,總書記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落地執行。當企業有信心時,就能把企業越辦越好。”王傳福說道。
在談及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時,王傳福依然充滿信心。他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品、技術及產業鏈等方面領先全球3—5年,而“開放創新”是進一步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關鍵。
“只有開放創新,才能讓世界感受到好的產品,才能共同發展。”王傳福強調。
他進一步表示,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技術創新和人才儲備。“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工程師團隊。目前比亞迪擁有11萬名工程師,每一項技術的突破背後,都是創新精神和綠色發展的實踐。”
在全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比亞迪的海外佈局取得了顯著進展。根據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比亞迪以427萬輛的成績位列全球第五,較2023年躍升四位,展現出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強勁增長勢頭。
截至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六大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城市。同時,公司加快全球本地化生產佈局,已在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泰國、巴西等國設立乘用車工廠。此外,爲提升海外物流效率,比亞迪還組建了自有滾裝船隊,並先後投放“開拓者一號”“常州號”“合肥號”等汽車運輸船,進一步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進程。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