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豪籲加速推動綠線捷運 確保施工品質與臺南市民權益

▲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蔡宗豪參與捷運綠線說明會後,針對施工規劃與執行細節提出三大關鍵問題,要求市府確保施工品質與臺南市民權益。(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捷運綠線的推動牽動城市發展,然而進度嚴重落後,讓市民等得焦急,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蔡宗豪參與捷運綠線說明會後,針對施工規劃與執行細節提出三大關鍵問題,包括小東路施工對成大醫院的影響、G12與G13站點距離過近及捷運工程處人力不足等問題,要求市府審慎評估,並儘速提出對策。

小東路是臺南交通樞紐,也是通往成大醫院的主要幹道,未來捷運工程的施作將對該路段交通產生重大影響。蔡宗豪指出,G08(成功大學站)與G09(成大醫院站)僅相隔兩個路口,兩站皆位於小東路上,未來光是地下開挖、連續壁等工程就需長達3年。若不妥善規劃施工順序,恐影響急診病患送醫、緊急救護等醫療救援能量。蔡宗豪呼籲,市府及顧問公司應分段施工、區段開放,並在與地方溝通時提供完整的交通衝擊評估,同時邀請成大醫院共同參與規劃,以確保施工期間醫療救援順暢,避免影響市民生命安全。

蔡宗豪提出第二大關鍵問題爲,捷運綠線預算初估高達980億元,其中G12與G13站皆采地下化,施工成本相當可觀。然而,G12(美術二館站)與G13(西門、和意路口站)是全線站距最短的兩站,宗豪認爲,既然已經投入高成本進行地下化施工,應進一步向西延伸站點範圍,以擴大服務效益,讓更多市民與商家受惠,而非單純以現有公有土地條件決定站點設置。

針對捷運工程處負責千億級的捷運建設,但現有人力卻嚴重不足,專業職等也相對偏低。蔡宗豪說,目前工程處僅不到30人,其中過半數爲約聘人員,相較高雄捷運局的130人,臺南的配置明顯不足。此外,臺南捷運工程處內的重要科長僅七職等,相較臺中、高雄的九職等低了兩級,導致薪資待遇較差,難以吸引優秀人才。蔡宗豪質疑,市府是否能在這樣的條件下確保捷運的工程品質與推動效率?他要求市府審慎檢討人力規劃,提升職等與薪資待遇,以保障捷運建設的專業度與穩定性。

蔡宗豪強調,捷運建設拖得越久,未來物價上漲、人力成本增加,只會讓推動難度更高。捷運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市府應展現決心,加快腳步推動捷運建設,確保市民權益不受影響,讓臺南早日迎來便捷的大衆運輸時代!

交通局指出,臺南捷運綠線可行性研究已針對市區核心段提出部分地下化,並往東延伸銜接深綠線之修正方案,修正後之路線於市區路廊更直截,服務範圍更完整,並於2025年2月10日、2月18日、2月20日及3月4日展開公民團體與地方代表座談會。

捷運綠線是臺南捷運路網重要的東西向路線,部份地下化方案將串聯市區文教、醫院、商圈與洽公等旅次吸引點,以滿足服務民衆通勤、就醫、學生就學、休閒觀光及商圈採購活等旅運需求,其中初步規劃地下化車站爲G08(成功大學)、G09(成大醫院)、G10(臺南車站)、G11(臺南醫院)、G12(美術二館)及G13(西門和意)等6站,其中G08站與G09站於小東路的施工規劃系以同時施工以縮短整體工期,並維持小東路雙向雙車道通行及交維管制儘量減輕對緊急救護動線影響,目前僅爲初步構想階段,後續將於環評階段深入探討2站合併或分段施工對交通衝擊影響程度,並適時舉辦公聽會傾聽民意。另路線西側出土段爲降低對既有道路衝擊,初步規劃利用水萍塭公園用地出土,路線是否可向西延伸站點須評估工程及財務可行性與否,後續將於綜合規劃階段再評估站點西延可行性。

因應2026年捷運藍線動工,捷運工程處整體組織及人力需求將增加正式人員10人、約用人員24人,預計於2025年及2026年分2年補足,並已着手辦理組織修編及相關人員聘用計劃,後續配合捷運藍線動工,將研議其他各都模式成立捷運局。

交通局強調,臺南捷運綠線將於完成座談會後,辦理地方說明會,以完整收集地方民衆意見凝聚共識,並續報中央爭取可行性研究覈定,持續加速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