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年改爭議 他轟政府只擔心沒錢花不在乎國民退休生活
國民黨立院黨團啓動「停砍公教年金修法」,批評民進黨以年金改革爲名,行鬥爭之實鼓動社會情緒、挑動世代對立。聯合報系資料照
針對公務員退休金改革與所得替代率停砍爭議,醫師、評論家沈政男指出,當年蔡英文的年改政策核心並非保障老公務員退休生活,只擔心政府沒錢花,不在乎國民退休生活,如果2020年蔡英文難以連任,當時就會把錢拿出來了。
沈政男指出,目前公務員退休金所得替代率約66%,僅能勉強維持退休生活。與國際7、80%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臺灣若以未來平均所得約4萬美元計算,退休公務員每月領約三萬多元,一年不到50萬臺幣,生活保障有限。
停砍年改的財務需求,每年約兩百多億,20年共4千多億,與政府補助私立大學學雜費或1年5千億稅收超徵相比,並非難以承擔。沈政男認爲,問題在於政治考量:花錢在公教退休金「不值得」,而非政府沒錢。過去政府若看重選票,例如普發一萬、一年稅收超徵等支出,資金就能調度。
至於「舊制年資補償金」,年改後任職前15年的給付由本俸5%調降爲4%,若任職未滿15年便少領,原訂補償條款在林萬億主導的年改中,軍人部分恢復,但公教未恢復,形成不公平。若公教全面發放,預估二十年約四千多億,但現階段仍無法推動。沈政男指出,若2028藍白再次掌握國會與總統位置,政策仍可能調整。
沈政男也批評蔡英文8年施政風格,重視政府財務與收支平衡,政策多被後續檢討與修正,例如非核家園、長照2.0、年改等。他認爲,停砍年改非財務問題,而是政治選擇:政府願意花錢就能花錢,關鍵在於選票與施政優先順序,而非算術困難。
綠營強調年金不改革把債留給子孫,沈政男說,公務員不過60萬人,要怎麼拖累2300萬人?只因,民進黨不需要他們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