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式豐富還不貴 重慶已建成1695個老年食堂
1月6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促進銀髮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工作實施方案》解讀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重慶正大力構築“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將家門口的便捷服務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
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山城,老年助餐服務已成爲一道生活的“必點菜”。
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鬆強介紹,目前全市已經建成1695個老年食堂(助餐點),每一口熱飯都承載着對老年人的深切關懷。這些食堂不僅菜式豐富多樣,而且價格親民。
未來,重慶還將繼續深化老年食堂可持續運營機制改革,降低經營成本,吸引更多餐飲、物業等市場主體參與。同時,支持建立“中央廚房+冷鏈輸送+社區配送站+流動餐車”的配送餐體系,支持互聯網平臺、物流企業開展送餐服務,支持農村“趕集食堂”建設。
除了助餐服務,重慶養老服務還涵蓋了居家助老、養老照護、老年文體等多個方面。目前,重慶市民政局已經打造了鎮街一級的養老服務中心963個,社區一級的養老服務站點有10912個,另外還有家庭養老牀位5000多張,提供就近就便的爲老服務。
下一步將支持物業企業與社區養老機構合作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照料看護等服務。鼓勵家政企業與養老機構合作,發展多業態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對困難失能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探索建立以專業照護爲重點的“家庭照護牀位”,實現“養老不離家”的美好願望。
對於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重慶更是給予了特別的關注與照顧。全市養老機構牀位已接近17萬張,其中60%以上是服務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護理型牀位。
此外,重慶還十分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市社區老年大學的設立,爲老年人提供了學習、交流、娛樂的多元化平臺。
在農村地區,重慶同樣沒有忽視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近年來,重慶已改造提升了564家鄉鎮敬老院,有效改善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條件。未來,重慶還將繼續推進鄉鎮敬老院的提檔升級,深化敬老院公建民營改革,探索實施“互助養老”工程,讓農村老年人在鄰里互助中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上游新聞記者 陳瑜 攝影 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