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C50風向指數調查:節後資金面難言寬鬆 降準降息操作窗口期或延後

財聯社2月10日訊(記者 夏淑媛) 新一期財聯社“C50風向指數”結果顯示,資金面在春節後轉鬆概率偏大,但寬鬆程度和幅度如何有待觀察。在17家參與調查的市場機構中,8家認爲節後資金面或邊際轉鬆,9家認爲短期內會維持平穩偏緊格局,預計流動性缺口在936億至5000億元。公開市場方面,伴隨1月降準落空,考慮外匯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市場機構普遍預計,貨幣總量政策的放鬆可能會與其他政策的落地配合,因此2月降準、降息操作窗口期或延後。

“C50風向指數調查”是由財聯社發起,由市場中的各類研究機構參與完成,結果能夠較爲全面地反映市場機構對於宏觀經濟走勢、貨幣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數據的預期。共有近20家機構參與本期調查。

節後資金面或難言寬鬆

回顧1月,多重因素擾動下資金面邊際轉緊。儘管央行進行大額投放,於1月21日重啓14天期逆回購操作呵護流動性,但也未能緩解資金面緊張。

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是稅期走款、信貸消耗、節前取現和淨投放力度偏弱等技術性因素;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央行“穩匯率、防空轉、長債防風險”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面偏緊導致資金價格擡升。在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回購利率(DR007)均值達到1.93%,與公開市場操作(OMO)利差達到43BP,創下2020年央行強調政策利率引導作用以來的新高。

1月中旬,全市場機構7天回購利率(R007)一度超過4%,創下2021年1月以來非跨年時點的最高值,打破2024年4月以來每當DR007偏離OMO利率20BP 以上就會觸發央行加大維穩的規律。

而在1月末跨春節時點資金價格居高不下,1月24日全市場機構14天回購利率(R014)達4.13%,創下 2023年末以來新高,打破了2023年10月以來資金面月末不緊的規律。

在光大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通過資金面自發收緊、短端利率適度上行,可帶動前期過於平坦的曲線形態修復,同時兼顧人民幣匯率穩定。

節後資金面會如何演繹?據財聯社調查顯示,市場普遍預計,資金面在春節後轉鬆概率偏大,但寬鬆程度和幅度如何有待觀察。

在17家參與調查的市場機構中,8家認爲節後資金面或邊際轉鬆,9家認爲均衡偏緊,可能存在936億—5000億元左右的流動性缺口。

其中,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團隊判斷,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購到期因素,2月或存在約4000億元的流動性缺口,資金面仍有一定的壓力。

“擾動因素主要來自於逆回購到期、政府債放量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利好主要來自於節後現金迴流銀行體系以及央行充足的貨幣政策工具。不過,由於央行在流動性管理方面的態度暫未展現出更寬鬆的意圖,因此資金面邊際轉鬆的幅度可能有限。”明明表示。

“從季節性來看,春節過後資金面往往轉鬆。主要是居民節前所取現金,會迴流到金融系統,對應中長期資金取代短期的逆回購。”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表示,對於今年春節後資金面,預計邊際轉鬆但價格可能仍然偏貴。

基於對1月現金漏出規模的估計,信達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一爽測算,節後現金迴流規模達到1.2萬億,成爲流動性的主要補充。

在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譚逸鳴看來,短期內資金面或仍有維持平穩偏緊格局的可能。但中長期維度來看,圍繞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貨幣適度寬鬆仍是主旋律。

降準、降息操作窗口期或延後

公開市場方面,伴隨1月降準落空,考慮外匯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市場機構普遍預計,貨幣總量政策的放鬆可能會與其他政策的落地配合,因此2月降準降息仍需視經濟金融形勢而定。

具體來看,多位市場人士認爲目前降準必要性相對有限。王一峰表示,從可貸資金角度看,1月信貸“開門紅”投放收官,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再度轉入信貸小月,銀行可貸資金端壓力相對減輕。

“從置換MLF角度看,2月MLF到期5000億,到期規模相對較小,屆時或仍通過買斷式逆回購等操作予以對衝。從央行態度看,鑑於對流動性的總體態度有意維持相對緊平衡,流動性投放方式相對豐富,降準相對較強信號意義的操作或有所滯後。”

對於降息而言,1月信貸“開門紅”成色較好,對於融資需求修復情況仍需等節後陸續開工再觀察,若需求修復弱於預期、信貸景氣度不可持續,屆時適度降息亦爲可選項。

海外方面,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目前美元指數、美債利率仍處在較高水平,中美利差倒掛幅度較大,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壓力。國內方面,央行關注利率風險,防範資金空轉訴求下,一定程度制約貨幣寬鬆操作。

“但國內貨幣政策仍以穩定總需求爲首要目標,將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把握降準降息時機。”民生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譚逸鳴表示。

在銀河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雅坤看來,由於貨幣政策短期內強調穩匯率,市場寬貨幣預期短期內降溫推遲,降準降息仍需視經濟金融形勢而定,上半年仍然存在較強的寬鬆預期。

明明表示:“覆盤2018-2024年,央行在春節前後通常更傾向於採取偏寬鬆的貨幣政策操作。綜合來看,我們認爲央行寬貨幣取向明確,但短期操作會更謹慎,降準降息仍需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