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態度丨滬深交易所對寧波靈均異常交易開罰單!量化交易監管將出“組合拳”
(原標題:財經態度丨滬深交易所對寧波靈均異常交易開罰單!量化交易監管將出“組合拳”)
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記者任芳言)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滬深交易所日前對寧波靈均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寧波靈均)異常交易開出“罰單”,對寧波靈均實施限制交易並啓動公開譴責程序。寧波靈均2月21日公告稱,對交易所相關措施表示堅決服從。此前,滬深交易所建立起針對量化交易的專門報告制度和相應監管安排,已於2023年10月9日正式實施。2月20日,滬深交易所表示,目前上述制度已平穩落地,將結合報告信息,持續加強對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的監測分析,動態評估完善報告制度。
這一系列舉措釋放出怎樣的信號?對此,經濟之聲《財經態度》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彪。
對違法違規行爲“零容忍”
劉彪表示,此次滬深交易所對寧波靈均採取自律措施,主要涉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中異常交易行爲的相關情形,顯示出監管機構對市場中違法違規行爲的嚴格監管。另外,滬深交易所在交易監控中發現寧波靈均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生成交易指令、短時間內集中大量下單等行爲,這也說明監管機構有能力追蹤和識別異常交易,通過科技手段加強監管並及時採取自律措施,保證了市場公平性和公正性,也有助於防止類似行爲再次發生。
“先報告、後交易”
滬深交易所表示,下一步,將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監管安排,包括嚴格落實報告制度,明確“先報告、後交易”的准入安排等。劉彪表示,要求“先報告、後交易”是出於對市場透明度、風險管理和監管效率的考慮。增量量化交易投資者在交易前報告,監管機構可以獲取更全面的交易信息,包括投資者身份、投資策略、交易規模等,從而更好掌握相關情況,減少信息不對稱,防止部分投資者利用信息優勢進行不當交易。此舉也有助於更準確地評估潛在風險,及早發現不符合規定的交易,減少事中事後監管工作量,提高了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盯牢高頻交易
從國際經驗來看,境外市場普遍對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實施更爲嚴格的監管,以防範對市場秩序造成負面影響。劉彪表示,本次監管重點放在高頻交易上,也表明對量化交易的監管在加強。與此同時,量化交易報告制度中,對高頻交易作出額外的報告要求,應當以不影響交易所繫統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爲準則。劉彪建議,應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監管規則,明確相關機構的註冊、備案、報告和持續監管要求,制定相應的風控指標等,還應強化數據監測和分析能力、提升科技監管水平,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讓監管更精準、更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