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部會整隊 拚有感經濟
行政院昨(27)日宣佈「AI行動內閣2.0」人事調整,財經部會重新整隊,要有感拚經濟,落實賴清德總統「經濟優先」,首先將面臨能源政策方向、美國關稅衝擊、產業均衡發展等三大挑戰。
賴總統在823公投結果出爐後對外發表談話,強調未來施政有四大優先,經濟優先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這一波人事改組中,財經部會是改組核心之一,原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都來自業界,而新接棒的經長龔明鑫、葉俊顯則都來自學界,未來在新戰隊中,兩人掌舵重要財經政策,受到外界矚目。
財經閣員佈局被外界視爲卓內閣下一階段推動「經濟有感」的重要戰略,新團隊上路後,將立即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是能源政策方向,823公投結果雖未通過門檻,但同意票仍多於不同意票,一定程度展現民意所向,民進黨是否會卸下「非核家園神主牌」、轉而擁抱核電,將是關注焦點,也是新閣員的一大考驗。
近年社會關注缺電,加上AI等高科技發展迅速,用電更是高速成長,臺灣進入非核家園後,如何確保用電無虞,且低碳電也無虞,是企業最關心的事情,經濟部未來勢必要面對核電是否重啓的重要決策,如何給出清晰、具未來性的能源藍圖,將考驗新執政團隊。
其次是美國關稅衝擊。新經長龔明鑫在擔任行政院秘書長期間,已對相關議題有所掌握,如今轉任經濟部長,更須直接面對臺美談判中的關鍵挑戰,尤其要協助產業應對挑戰,對等關稅談判尚未邁入最終章,而美國232調查結果仍是未定之天,不確定因素仍多,對於新內閣也是一大挑戰。
第三是產業均衡發展。臺灣產業呈現極度不平衡,AI商機下,科技業盡享AI紅利,但傳統產業受到大陸傾銷、新臺幣升值、對等關稅等多重利空夾擊,備受考驗,臺灣不能只有科技業,如何協助傳產業者轉型升級,同時應對淨零挑戰,落實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均衡臺灣」政策,也將是新團隊立即必須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