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傳老婦悶死身障兒…斷食善終再引討論 石崇良定調:目前非常規醫療
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斷食善終「目前還不是常規醫療方式,需更多討論。」記者林琮恩/攝影
日前臺北市發生一起老婦疑似不堪照顧負荷,悶死照顧22年的身障兒子憾事。近期,社羣熱議,臺中市立復健醫院前院長畢柳鶯一篇貼文,提到她從旁協助35歲因腦炎臥牀多年,極重度身障者家屬爲其斷食善終。衛福部社家署長周道君說,將設法強化身障家屬喘息服務,衛福部長石崇良則強調,斷食善終「目前還不是常規醫療方式,需更多討論。」
臺北市老婦悶死身障兒子一案,引發社會討論,不少人支持特赦老婦。石崇良日前於立院支持特赦,被身障團體批評卸責。周道君說,衛福部草擬「身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已送行政院討論,本會期有機會送到立院,本次和事凸顯身障個案家屬,於照顧過程中需要更多支持,現行衛福部提供家屬喘息服務,社區中也設置身障長照喘息據點,盼有需求者可就近利用。
周道君說,現行身障服務資源布建計劃,將持續擴充身障服務資源,盼身障朋友獲得更多、更近便服務,將持續推度,確保相關項目如期、如實推出,並提供完整資源,讓社區中的身障者,獲得更完整照顧。
畢柳鶯分享斷食善終個案,在網路上引發正反議論。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在臉書發文,文章通篇未提及預立醫療決定,令人毛骨悚然;畢柳鶯則回覆,善終法規規定嚴苛,且許多醫師錯誤解釋法規,阻擋家屬放手,除善終雙法,「民法」保障家屬代理權,而根據「民法」,人有不接受醫療和飲食的基本人權。
石崇良說,推動安寧療護過程中,達成「尊嚴善終」爲最終目標,許多安寧醫界專家,不斷討論,盼發展出符合民衆需要及期望的善終方式,不過,斷食善終截至目前爲止,並非安寧療護中「常規醫療方式」,還需更多討論。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