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A變陣2025
中國抗癌協會 田湖
新年伊始,CACA在行動!由中國抗癌協會(CACA),OncoDaily,國際癌症進展學會(SPCC), 世界整合腫瘤學協會(WAIO)聯合主辦的2025 CACA-OncoDaily-SPCC抗癌峰會成功舉行,除了中國抗癌協會各專委會均組織收看以外,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十餘個國家的觀衆,在線觀看總數近2000萬人次,在2025年率先開啓中國與世界腫瘤學界的交流互鑑,再次在國際舞臺上奏響了整合醫學理念的強音。國際風雲,瞬息萬變,大國之間,都在博弈,博的是科技軍事實力,更是策論和陣法!陣法不僅是古代軍事的技藝,更是現代抗癌戰鬥中的靈魂之所在。在抗癌的戰場上,組建高效合理的抗癌陣法如同國家的頂層設計,遠遠高於醫者個體的各種具體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需要精準的策略、強大的團隊、創新的手段以及靈活的應變能力。中國抗癌協會在樊代明院士的頂層設計下,像一位智慧的統帥,排兵佈陣,精心謀劃,在抗擊癌症的戰場上不斷前行,將軍事的智慧與戰鬥的精神融入到抗癌事業中,帶領協會成員和醫務工作者們披荊斬棘,保衛健康,捍衛生命,形成中國腫瘤防治的堅強戰鬥陣線,奮力"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交上一份抗癌領域的圓滿答卷。
第一陣:鐵血陣——縱橫成隊的鐵血抗癌旅
抗癌之戰,首在強兵堅甲,訓練有素。打贏抗癌的持久戰,離不開一支強大而有序的鐵血抗癌隊伍。在中國抗癌協會樊代明院士的指揮下,中國抗癌力量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建立了一支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鐵血合成旅”。今年以來,在各瘤種專業委員會的基礎上,衆多瘤種的整合工作委員會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打破了各專業委員會的專業壁壘,將臨牀與護理,中醫與西醫,診治與康復等有機整合,展開系統化腫瘤學術研究與學術大會,形成整合醫學從“常態”向“變態”的發展模式。如同軍隊中的精銳戰士,協會中的頂尖專家與學科帶頭人肩負起了抗癌的主攻任務。他們以豐富的臨牀經驗和尖端的科研能力不斷攻克癌症的難題。正是這些精銳力量,從腫瘤的“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十大要點出發,形成了一個相互支撐、彼此信賴的抗癌“鐵血合成旅”。
鐵血陣不僅有精銳部隊,還擁有一支龐大的“預備役”力量。長期以來,協會一直做好中國抗癌事業的“三線建設”,以中國首部整合腫瘤診治指南CACA指南爲基,在全國範圍內各地市醫院建立防篩、臨牀、康復、科普、轉化的五大CACA培訓基地,開展立體化、系統化、精準化的推廣,發揮培訓基地的影響與效能,提升區域腫瘤規範化整合診療水平,培養一大批中國抗癌事業的有生力量。通過人才梯隊建設,讓年輕的腫瘤學者們在前輩的指導下快速成長,成爲鐵血陣中的儲備力量,在每一次抗癌攻堅戰中,總是隨時待命,隨時可以上陣。像一支鐵血部隊般,臨牀、科研、科普的戰士們各司其職,構成了一個強大的合成部隊,從預防、診斷到治療,層層推進,步步爲營,不斷在抗癌前線發起凌厲的衝鋒。
第二陣:漁網陣——從“臨淵羨魚”到“退而結網”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句諺語道出了中國抗癌協會的另一大戰術——漁網陣。如果說鐵血陣是正面強攻的主力軍,那麼漁網陣則是背後深謀遠慮的佈局與長線作戰的智慧。其核心理念,就是織密一個覆蓋廣泛、精準打擊的抗癌網絡。許多患者由於篩查不足、信息不全或地域醫療資源的差異性,未能在疾病的早期階段被及時診斷和治療,導致治療的黃金時間錯過。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抗癌協會積極構建了“漁網式”的防控體系,打撈腫瘤防控的“漏網之魚”,重點體現在協會推進的“進大營”工作,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地市基層,打造臨牀、防篩、康復、產學研轉化、科普宣教、一帶一路等六大類培訓基地,讓中國抗癌協會培訓基地如蒲公英般,在祖國各地開花結果,造福全國的患者大衆。
中國抗癌協會通過與地方政府和醫療機構合作,開展了CACA指南中國行邊疆行動和義診科普幫扶項目,真正實現醫療資源下沉。樊院士以身作則,在中西部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包括西藏、新疆、內蒙、江西革命老區等多地開展教學查房活動,體現出醫者的仁心大愛,讓醫療健康的關懷觸手可及。CCHIO腫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動呈現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構建“全領域行動、全專業深耕、全地域覆蓋、全人羣參與、全媒體傳播”的全域科普體系,推動腫瘤防治的全民健康教育,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了數十場腫瘤防治科普講座,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提高社會大衆的防癌意識,以實際行動在祖國大地上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第三陣:奇謀陣——諸葛亮式靈活變陣
中國抗癌協會在複雜多變的抗癌形勢下,能夠如諸葛亮般靈活應對和變陣,精準把握每個細節和變化的節點,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抗癌領域瞬息萬變,協會善於根據癌症發展的新特點、治療方法的新突破,迅速調整戰略,靈活應對,確保抗癌戰鬥中的每一個陣地都牢牢掌控在手。這種“變陣”的智慧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還體現在思維方式和戰略眼光上。樊代明院士作爲整合醫學的倡導者,常常強調我們要持續推動醫學模式從常態向更高效、更個性化的動態轉變,即“常態”到“變態”的革新與蛻變,最終形成整合醫學的脫胎換骨和迅猛發展。正如樊院士在整合醫學宣言中所述,升維與整合是醫學發展的方向,“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不斷總結醫學發展的成功經驗,從多學科協作模式(MDT)走向整合醫學(HIM)。同時強調“道法自然”,充分發揮“人體自然力”在機體中的巨大作用,實現“人體自然力-疾病-醫療干預”的動態平衡,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和病情發展靈活運用不同的治療手段,時刻保持戰略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
協會不僅在國內佈局抗癌事業,更將視野放眼全球,尤其是周邊國家。今年以來,中國抗癌協會陸續舉辦中加、中新、中歐、中尼、中塔等國家和洲際抗癌國際組織舉辦抗癌峰會,數千萬全球觀衆線上觀看,爲中國與世界癌症專家構建高水平平臺,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學術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國抗癌事業的國際聲量。在中國抗癌協會成立40週年之際,今年的整合腫瘤學大會(CCHIO)與亞洲腫瘤學術大會(AOS)齊聚西安,碧瓦朱甍映古今,八音齊奏傳華章,世界各國的腫瘤專家紛至沓來,將世界的最新腫瘤研究成果帶到西安,也將整合醫學的理念傳遍世界。這體現了中國抗癌協會在構建世界人類健康共同體中做出的巨大貢獻,更加彰顯了中國抗癌協會的國際影響力。
第四陣:軍區陣——整合全國抗癌力量
在今年的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上,樊代明院士詳細介紹協會傾力推進的“建大軍、開大會、寫大書、立大規、辦大刊、開大講、進大學、繪大圖、舉大考、立大項、發大作、頒大獎、明大勢、開大播、建大營、拓大疆、結大果”十七項重要工作。溫故而知新,中國首部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指南)精讀巡講走過27萬里路、共26億人次收看的宏大場面猶在眼前,如今隨着醫學新理念、新成果、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中國抗癌協會啓動CACA指南瘤種篇和技術篇的更新,其中特別強調中國的原創性、本土化研究,積極納入中國的研究成果,而這勢必又將爲中國和世界的醫學界奉上一場學術盛宴,將再次提升我國腫瘤防治的綜合水平。
在2025年,中國抗癌協會計劃在中國七大區域,即西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北,由協會領導領銜,攜手各區域的省市抗癌協會和學科委員會,把原本一年一度的整合腫瘤學大會,變成持續一年的各區域大會加年終的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這七大區域,如同七大“軍區”,調動全國的抗癌力量,權威專家共同努力,在全國範圍內打響“抗癌保衛戰”,打造中國抗癌協會的學術交流品牌。
在中國抗癌協會的領導下,已然形成了一幅排兵佈陣、結網打撈、善於變陣、區域聯動的壯麗圖景。中國抗癌協會組建了一支鐵軍,既不設立候任主委“儲君”,又約法三章,解散後進的專委會,拿出破釜沉舟、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在抗癌的征途上勇往直前,既如漁夫撒網,精細而有力,又如諸葛亮臨陣善變,智慧與力量齊聚,將抗癌的事業推向新的高度。每一個陣法的背後,是無數抗癌戰士的心血與智慧,是對於生命的守護與信念的堅持。抗癌陣的壯麗篇章,仍在續寫中,而這支強大的抗癌隊伍,將不懈努力,爲全球腫瘤防治事業貢獻中國智慧,最終必將贏得抗擊癌症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