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換塊牌子 奕派科技的“底氣”從何而來?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8月5日報道 2025年6月26日,奕派科技正式成立。這家新公司並不只是一塊新牌子,而是東風集團重構自主乘用車業務、全面轉型新能源賽道的關鍵一步。一個月後,奕派科技迎來首場戰略發佈會,明確機制改革、品牌佈局和產品目標。在這場“重啓”背後,是一家傳統央企在新能源時代做出的深層調整。

發佈會後,我們第一時間走進奕派科技,專訪總經理汪俊君、黨委書記張俊、副總經理程軍等核心管理團隊。透過這場對話,可以看到一個更年輕、更務實、更有市場感的“奕派科技”輪廓。

奕派科技的成立,是一次從“根”上改起的組織整合。不同於以往品牌整合僅聚焦前端業務,這一次,整車研發、採購、製造、銷售、服務及職能體系等全面歸一,實現了“從點到面”的機制重構。

“以前研產供銷服體系分散在不同公司,信息傳遞不暢,資源分散,響應速度慢,”總經理汪俊君坦言,“現在通過組織整合,我們實現了全價值鏈的閉環管理”

更重要的是,東風集團給予奕派科技前所未有的放權:在產品規劃、商務政策、品牌管理、服務政策等方面,奕派科技有了直接決策權。配套機制也隨之改變,汪俊君總結爲八個字:“用戶、高效、共戰、結果”。每一條都直指痛點,力圖用更快的機制、更實的作風,提升整條鏈條的協同效率。

這種速度也體現在管理方式上,企業和市場、用戶的反饋不再繞道,用戶聲音能夠直達決策層,第一時間處理。

整合的目標,是從“分頭出拳”轉爲“精準出擊”。在產品開發與投放節奏上,奕派科技不再重複造車,而是集中資源打“組合拳”。

新款奕派eπ008就是這種打法下的代表作。作爲首款“迭代型”產品,eπ008在市場反饋中找到改進方向,對智能、舒適、動力調校等方面共進行108項升級。“這次升級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基於用戶真實體驗進行的系統性改進。”營銷與公關負責人餘嶽峰表示。

尤其在大六座市場中,eπ008對“沙發”和“彩電”的重新定義,不只是內卷,更是產品底層邏輯的調整。而它的定價策略,也展現出體系協同帶來的成本控制能力。“我們計劃將這款產品從目前的月銷3-4千臺逐步提升至月銷萬臺的水平。”

整合之後的奕派科技,旗下擁有風神、奕派、納米三大品牌。它們如何定位?如何避免內耗?奕派科技的答案是“分工清晰、相互補位”。

黨委書記張俊表示:

風神:專注節能賽道,圍繞傳統燃油車、HEV和PHEV等,瞄準主流剛需市場。

奕派:承擔向上突破使命,定位“智慧科技電動品牌”,主打15–25萬元價格區間。

納米:融入東風奕派品牌體系,主攻6–10萬元純電市場,走小而美、高價值感路線。

渠道佈局方面,現有網絡格局保持不變,通過增加授權來優化渠道效率。

副總經理張雁軍強調:“新產品會針對特定人羣的使用場景進行差異化設計,力求爲不同消費者提供最適合的出行解決方案。”以eπ007和eπ008爲例,前者主打後驅駕趣和智能體驗,後者切入六座舒適家庭市場,各有定位、各有場景。

外部合作,是奕派科技另一項“提速器”。

汪俊君透露,奕派科技已與華爲開啓代號爲“DH”的深度合作。“D是東風,H是華爲,雙方將聯合定義、聯合開發、聯合共創、聯合營銷。”

相比此前集團內其他項目,奕派的“DH”合作走得更深,“我們的團隊與華爲的團隊深度融合,甚至共同辦公,真正實現了從研發到市場的全鏈條協作。”這種“共同辦公”模式,也在刷新傳統車企的產品開發思維。

“華爲在用戶洞察和流程機制上的經驗,對我們是一種啓發。”汪俊君表示,不只是用技術,更是學打法。

而在技術研發方面,奕派科技正在基於集團“躍動工程”的“1+N”研發體系之上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我們在"1+N"基礎上又增加了‘X’,即外部合作伙伴。我們正在與衆多優秀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奕派科技並不滿足於國內戰場,它也承擔着東風集團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任務。

張俊詳細列出了未來出海“四化戰略”:產品全球化、渠道本地化、運營屬地化、營銷差異化。具體包括:

截至2027年,投放30款針對海外市場的車型;

截至2027年,海外銷售服務網點拓展至2000家;

力爭2030年,人才本土化率達50%以上。

在張俊看來,出海不只是出口車,而是打造體系競爭力。

而風神L8作爲全新插混車型,則是風神“向新”的關鍵支撐,兼具性能、智能、能耗三項優勢,目標直指PHEV主力市場。鄧留超強調:“風神品牌將堅定不移地走全球化發展道路,同時也會繼續深耕國內市場”。

奕派科技管理層的另一個特點,是年輕。幾位高管多爲80後,在風神、嵐圖、技術中心等關鍵崗位歷練多年。

“我們的交流不設邊界,常常凌晨兩三點想到什麼發過去,五點就會收到回覆。”

張雁軍笑稱,他們已習慣“夜貓子接早起人”的工作模式。“這種隨時隨地的交流讓我們能夠快速達成共識,立即付諸行動。”

也是因爲這份“年輕的狀態”,讓奕派科技可以從產品、品牌到機制,完成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重啓。

採訪最後,我們問汪俊君:“你們爲什麼拍《底氣》那支視頻?”

他沉默片刻,說:整個奕派科技的員工都展現出強烈的變革意願,大家都渴望通過聚焦資源來提升市場競爭力。這種團隊凝聚力給了我很大信心,也是我們拍攝"底氣"視頻的初衷。

重啓,從來都不是爲了從頭再來,而是爲了更快奔跑。

東風,正在奔跑。奕派科技,正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