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補人力缺口 僑生助我提升競爭力
徐佳青在接受電臺訪問時表示,國內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近兩年大學報考人僅剩14、15萬,如果需要維持社會的經濟動能,勢必會出現勞動不足,勞動資源從何而來是必須去面對的。
同時受訪的臺灣麥當勞人力資本事業羣資深協理陳志豪則指出,少子女化導致缺工已是不可逆的局勢,餐飲業更是屬於「海嘯第一排」,企業應該要思考如何幫助僑生適應工作環境,讓他們願意留下來長期發展。
徐佳青表示,僑委會積極推動僑生留臺就業政策,從制度鬆綁、政策引導、實體活動到數位平臺,建構一套完整的僑生職涯發展系統,提升僑生來臺、留臺的吸引力。
徐佳青指出,僑生來臺就學、習慣臺灣生活後,同時也保有母國語言與文化,是「本地化」與「國際化」特質兼具的潛力人才,也是臺灣強化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面臨全球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徐佳青表示,臺灣正在透過政策創新與企業實踐,打造一個既接軌國際、又貼近在地的友善就業環境,未來僑生人才,將不再只是「幫忙補位」而已。
當企業願意敞開心胸,加上政府提供完善的制度支持下,這些充滿潛力的僑生將能和臺灣社會深度融合,爲各行各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
徐佳青表示,僑委會將透過產官之間攜手合作,吸引更多優質國際人才,從而將人口結構的挑戰轉化爲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契機,開創臺灣發展的嶄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