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泡麪和水!專家點名「避難包3寶」:停電危急時作用大
▲專家點名避難包應納入照明、通風與備援電力三大要素。(圖/486先生提供;下同)
記者胡至欣/綜合報導
臺灣面對氣候極端化與地震頻繁的雙重風險,停電、斷水等情況早已不罕見,越來越多家庭開始正視「避難包」的重要性。對此,家事達人486先生指出,實用的備災內容,不只是泡麪和礦泉水,更該包括能維持全家人基本生活品質的小型電力與通訊設備。
「很多人備災會準備乾糧,但一停電才發現,手機沒電、沒電風扇、沒照明,這些纔是真的不方便。」486先生認爲,不妨把避難包視爲「行動生活包」來規劃,除了基本糧食、水和醫藥包,還要納入照明、通風與備援電力三大要素,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基本生活。
他補充說道,地震或颱風過後經常伴隨大規模停電,一盞亮度充足、續航力佳的LED手電筒或露營燈是夜間活動的基本保障。而便攜式感應燈則適合使用在浴廁或玄關等無窗空間。
另外,臺灣天氣悶熱潮溼,若停電時所處環境缺乏空氣流動,易造成中暑或身體不適,充電式風扇可在關鍵時刻維持最低限度的通風與睡眠品質。備妥大容量的行動電源,並定期檢查電力是否充足,才能在緊急時刻發揮實質作用。
▲防災收音機可透過太陽能或手搖充電,即時接收災情資訊。
486先生也提醒,不可忽略通訊與資訊接收設備。像是防災收音機或簡易對講機,可在網路斷線、手機無訊號時提供關鍵資訊。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手搖式或太陽能收音機同時具備LED燈與警報功能,危急時也能作爲臨時求援工具。
最後,避難包本身建議挑選後背式、輕量、防水材質的包款,放於家中出入口附近,並讓全家人都知道位置。「準備避難包不是爲了恐懼,而是爲了安心!」486先生強調,平時多一分準備,災難來臨時就能少一分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