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補助!嘉義「模組化+培訓」助農民升級 產能翻倍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近日還開辦「灌溉模組化應用理論暨實作課程」,獲參與農民好評。(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政府提供智慧農業補助讓農民申請,近年申請案件持續成長,卻發現農友在設備操作與維護上面臨挑戰,影響使用成效,爲此,縣府積極導入技術成熟的模組化方案,近日還開辦「灌溉模組化應用理論暨實作課程」,聚焦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所技轉「智慧灌溉模組」,除教學農民數據解讀、水電配置、寫計劃書等,也讓學員親自操作電箱接線、拆洗電磁閥,學習日常維護技巧,降低設備損壞與維修支出。

農業處表示,智慧農業補助申請近年持續成長,顯示農民導入意願強烈,但後續調查發現,許多農友在設備操作與維護上仍面臨挑戰,縣府爲此積極導入技術成熟的模組化方案,透過教育訓練與專業輔導,提升農民應用能力,同時降低導入成本,強化生產管理精準度。

課程讓學員親自操作電箱接線、拆洗電磁閥等技巧。(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課程讓學員親自操作電箱接線、拆洗電磁閥等技巧。(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農業處說,這次開辦的「灌溉模組化應用理論暨實作課程」,聚焦「智慧灌溉模組」,結合理論與實作,並搭配縣府「補助加碼」措施,協助農民快速上手操作系統,落實智慧化田間管理,兩天課程內容包含數據解讀、水電配置、積木式程式設計與補助計劃書撰寫等關鍵步驟,由專家團隊教學,教導農民全面掌握,從規畫、申請到導入各階段。

實作課程更讓學員親自操作電箱接線、拆洗電磁閥,學習日常維護技巧,農業改良場賴信忠博士也親自指導「智農積木程式」應用與模組化補助計劃書撰寫技巧,並由三家技轉技術服務業者—慶奇科技、智食良果與天氣探長現場展示智慧系統設備,讓學實際瞭解科技如何與農場管理整合。

布袋青農李忠興說,希望智慧農業相關課程可以繼續辦下去,對我們這些剛踏入農業的青農來說,真的很有幫助。學員陳櫻彩也提到,希望用自動化來控制田區灌溉,不只能更精準把水灌到作物上,住北部家人也能透過手機一起幫忙照看,對現行缺工狀況真的有幫助。

農業處表示,嘉義縣今年起針對智慧灌溉模組化方案實施補助加碼,鼓勵農民選用具成功案例的「標準設備包」,加速優質系統的擴散應用。

縣府強調,未來會持續推動「模組化+人才培訓」雙軌策略,規畫更多實作課程與示範觀摩,打造智慧農業實踐典範,協助農民提升產能與經營效益,邁向現代化精準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