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砸錢不內卷,叮咚買菜憑什麼在即時零售殺出血路?

7月21日,叮咚買菜正式對外發布“4G”戰略,提出將“好用戶、好商品、好服務、好心智”作爲公司當下發展的核心方略。

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樑昌霖表示,當下確立“4G”戰略,是從叮咚買菜專注家庭飲食場景的初心和使命出發而做出的選擇,同時也是爲了公司能在未來的行業環境中保持獨立思考和足夠的競爭力。

“在當下的競爭環境裡,行業價格戰非常常見,針對用戶和流量的搶奪場景會越來越慘烈,但大家往往會爲了跑馬圈地而顧不上商品和供應鏈建設。其實,從用戶的視角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覺醒,他們對飲食品質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樑昌霖說,叮咚買菜要區別於市場上以價格和補貼來吸引消費者的主流打法,擺脫行業同質化內卷,走差異化競爭的路線。

圍繞新戰略,樑昌霖還進行了關於“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的思考。即用商品和生態思維,取代主流的流量和平臺思維,專注在生鮮、食品賽道深耕供應鏈全鏈路。

而對於近期即時零售市場掀起的補貼大戰,叮咚買菜似乎並沒有加入的打算。

叮咚買菜CFO兼叮咚穀雨董事長王鬆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當下,依靠“燒錢”模式快速獲取所謂的訂單量,能否真正留住用戶、形成穩定規模,這一問題值得商榷。中國零售市場在過去八年中涌現出了形形色色的商業模式,但叮咚買菜始終專注於前置倉領域。即時零售中生鮮領域快速增長,能否與基礎能力建設等相匹配,以支撐所謂“通過砸錢實現規模擴張”的模式,仍需審慎看待。

不過,叮咚買菜也沒有做即時零售的“局外人”。“即時零售叮咚買菜還是參與的(第三方平臺業務),和去年投入力度一樣的情況下,這波我們沒有砸錢,但增長要比大家認知的高得多。作爲聚焦在商品力上的公司,我們深耕在自己的領域裡面,有自己的節奏,有一步步耕耘的方向,我們堅持‘長期主義’,信仰美好,追求當下的業務增長可能不是今天公司想要追求的。”王鬆說,從事零售行業,很難迴避競爭,但零售行業的競爭,終究是商品力的比拼、運營效率的較量,也就是低成本運營能力的競爭,這纔是零售行業在應對競爭時需要始終關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