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國王」2600場反川普遊行遍地開花 共和黨批:仇恨美國
從華府到洛杉磯,許多團體串連18日舉行「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路透)
「不要國王」(No Kings)反川普抗議遊行活動18日捲土重來,華府及全美各地共2600場集會聚集數百萬民衆,表達對川普總統及其政府政策走向的不滿。示威者擠滿紐約時報廣場、華府國家廣場、波士頓公園、芝加哥格蘭特公園及數以百計小型公共場所。許多抗議活動打出「沒有什麼比抗議更愛國」或「反抗法西斯主義」等標語,抗議者身穿青蛙造型等各式服裝,氣氛有如街頭派對。共和黨則稱此爲「仇恨美國」集會。
這是川普重返白宮後,民間出現的第三次大規模示威;而這次遍地開花的大型動員行動,正值政府關門之際。政府關門不僅導致聯邦計劃和服務關閉,也考驗權力平衡。組織者警告,川普對抗國會和法院的反民主、獨裁作法,正導致美國滑向威權主義。
川普正在佛州海湖莊園度週末。他在17日播出的福斯新聞採訪中表示,「他們說他們把我稱爲國王,我不是國王。」川普受訪後,前往其高球俱樂部參加每餐入場費100萬元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籌款活動。18日在俱樂部附近也有抗議遊行。
從華府到洛杉磯,許多團體串連18日舉行「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圖爲華府民衆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
從華府到洛杉磯,許多團體串連18日舉行「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圖爲洛杉磯民衆走上街頭。(路透)
華盛頓特區有上萬人走上街頭,不少抗議民衆對川普政府的移民和經濟等政策表達不滿,也對國會未能扮演好監督的角色感到失望。華府居民認爲,川普有很多政策與憲法相違背,讓人感到擔憂,尤其川普政府在華府部署國民兵,「讓人感到受約束,感覺政府有可能隨時攻擊我們小老百姓」。
雖然抗議未必能帶來改變,不過抗議者認爲,至少大家走上街頭,能讓川普政府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他的政策,「這應該會向川普傳遞出強力的訊息」;也有人認爲,18日有很多人站出來,理應讓川普政府意識到他們錯誤的政策,「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究竟在不在乎,但至少給民衆很多希望,讓大家不那麼孤單。」
在休士頓市中心,抗議者之一、曾在伊拉克、阿富汗和敘利亞服役的30歲前美國陸戰隊成員加梅斯(Daniel Aboyte Gamez)說:「我不明白這個國家現在怎麼了;但作爲一名前陸戰隊成員,我明白美國是基於反抗暴君、反抗國王而成形。」
共和黨試圖將抗議者描繪成遠離主流的羣體;從白宮到國會山莊,共和黨領袖將集會參與者貶爲「共產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衆院共和黨籍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呼應該黨說法,將「不要國王」抗議活動稱爲「仇恨美國集會」。
撰寫過多本關於美國激進主義書籍的華府美國大學教授費雪(Dana Fisher)預測,18日的抗議活動可能創下美國現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她認爲,抗議活動「不會改變川普政策,但它可能鼓舞反對川普的各級民選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