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痛批”特朗普:他令美國掉價,不像個“共和黨總統”!
財聯社5月8日訊(編輯 黃君芝)本週,美國前總統拜登接受了其卸任後的首次專訪,並對其“繼任者”、現任總統特朗普進行了一頓直言不諱的“痛批”,主要涉及外交政策、對烏立場等。
上個月,他也在卸任後的首次公開講話中怒斥特朗普政府,並稱其自上任以來“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害和破壞”。
“在不到100天的時間裡,這屆新政府造成了如此多的損害和破壞。這麼快就能實現,這有點令人震驚。”他當時說。
最新專訪內容的概要如下:
外交政策
拜登言辭嚴厲地批評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包括他明確表達要收購其他國家的意圖,並認爲這違背了美國的核心原則。
他嚴厲抨擊了特朗普企圖將“墨西哥灣”更名爲“美國灣”、持續聲稱要收購格陵蘭島、控制巴拿馬運河,以及提出“讓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哪個總統會這麼說?我們不是這樣的人。我們關注的是自由、民主和機會,而不是掠奪。這事兒真是太給美國掉價了。”他說。
在其總統任期內,拜登一直專注於加強對外聯盟,並始終是北約的堅定支持者。他說,北約若走向消亡將“令人深感擔憂”,那將“改變世界現代史”。
“我擔心歐洲將對美國的確定性及美國的領導地位失去信心,不僅在北約問題上,在其他重要問題上也是如此……看看現在有多少歐洲領導人和歐洲國家正在思考: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最好的路線是什麼?我們還能依靠美國嗎?美國還會支持我們嗎?”他說。
對烏立場
拜登還批評特朗普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的方式是“現代綏靖政策”。自上任以來,特朗普一直尋求結束這場戰爭,但事實證明,這比他在競選期間所說的要困難得多。
特朗普此前還表示,烏克蘭將不得不把一些領土割讓給俄羅斯,以達成和平協議。對此,拜登怒斥其爲現代版的“綏靖主義”。
“綏靖主義”一詞源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西方國家試圖通過容忍德國獨裁者希特勒對歐洲土地的吞併來避免戰爭的爆發。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會晤
拜登還批評了特朗普今年2月與澤連斯基於白宮會面時的那場“鬧劇”,當時他們在媒體面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我認爲這次會面的過程有些讓美國失去了尊嚴。”他說。
特朗普不像是總統
記者問拜登,他是否認爲特朗普的行爲更像君主而不是總統,特別是在人們擔心特朗普對美國憲法的理解以及他是否打算遵循憲法的情況下。
拜登回答說:“他的行爲不像共和黨總統。”媒體評論稱,拜登在作出這番迴應時措辭非常謹慎。
拜登還補充說,他不像以前那樣擔心美國民主的未來,因爲他相信共和黨人已經看到了特朗普的所作所爲,不再聽從他的命令。
“我認爲共和黨正在覺醒,並真正意識到特朗普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他說。
拜登在任期間曾批評最高法院於2024年作出的裁決,該裁決賦予總統在任期內行爲的廣泛豁免權。拜登當時表示,“美國沒有國王”。
提前退出大選
記者還問拜登,他本人是否覺得2024年退出大選的時間太晚了,或者說應該更早退出,以便給“其他人”更多的競選時間。
拜登回答說:“我認爲這無關緊要。”
拜登強調,前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是一位“資金充足”的“好候選人”。但他還補充說,自己的政府已經完成了既定目標,執政議程“極爲成功”,以至於“很難抽身而退”。
“我一開始就說過……我準備好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交給過渡政府。但事態發展太快,真的讓人難以放棄。”他補充說。
記者又緊接着問道:“你是否對退出競選感到後悔?”
拜登回答說沒有,並指出他認爲這是正確的決定。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