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任教師是校長惡夢 北市5年汰換不到20人

不適任教師汰換制度時間冗長,雖歷年經過調整縮減流程減輕校內負擔,但效果有限,有校長指出,要汰換一個老師至少要花費一年,行政調查蒐證困難度高,常導致校內教職員疲於奔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適任教師汰換制度時間冗長,雖歷年經過調整縮減流程減輕校內負擔,但效果有限,北市近5年遭汰換不適任老師僅19人,要汰換一個老師至少要花費一年,校長指出,行政調查蒐證本身困難度高,常導致行政疲於奔命,建議遇到困難個案經校方評估有需求應由教育局專審會入校主導調查。

北市府教育局表示,不適任教師個案狀況不一,服務學校通常較能瞭解教師情形,才賦予學校調查權,目前也在官網設立專區提供相關法令、流程圖、檢核表及表件範本供學校參考並確保調查作業符合規定,每年舉辦相關培訓,提升教育局及各校長、主任及相關人員專業知能,若校內有需求也會給予額外補助,讓學校聘請外部委員協助調查。

依現行制度,汰換非涉及性平或霸凌不適任教師,學校在接獲檢舉或通報後7個工作日舉行校事會議組成調查小組,並於第一次開會2個月內完成調查報告,可延長兩次,每次不得超過一個月,完成後送校事會議確認,10日內送校內教評會通過同意解聘,並於10日內函報教育局,確認同意纔可解聘。

由於不適任教師非如同性平或霸凌事證明確,且第一次通常有改善期由校內資深老師或教育局派員輔導,經確認改善無效才啓動校事會議,加上前期蒐證困難,就算經審覈通過解聘,老師仍可透過行政救濟等方式捍衛權益,每一個案最快通常也要半年至一年才能結案,最慢長達數年,教育局統計,近5年不適任教師遭解聘、資遣僅有19人。

雙園國小校長陳顯榮表示,學校投訴越來越多有不同種樣態,包含霸凌、不當體罰、上課狀況等,但實際觀察成案件數僅約一半,每接獲一次舉就須另案調查,就算最後不成立,也讓行政疲於奔命;曾在公職體系擔任校長、私立豫章工商校長林振雄也說,不適任老師解聘前通常會給予輔導期,由校內指派人員輔導,但當事人未必服氣更常導致爭議發生,建議教育局應由專人入校觀察較具公信力。

「不適任教師幾乎是所有校長惡夢」一名不具名校長透露,行政權調查十分困難,加上很多老師怕有風險不願出面具名指控常導致調查受阻,若要請教育局專審會協助,須整理好資料才能送件,應考慮讓學校評估個案情節輕重分級,輕微由學校組成調查小組;重大或證據較難集經校事會議評估有需求,應由主管機關專審會直接主導入校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