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去交友、比慘!醫師曝14住院NG事項 直呼2行為像八點檔
陳志金醫師分享十四項住院NG行爲,引起網友共鳴。醫院病房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
ICU醫師陳志金日前曾分享「門診十不」、「探病十不」,今(6)日又於臉書粉專寫道「住院十四不」,其中提到醫師及護理師在病房內經常受到患者及家屬不必要的探問,引起許多人共鳴。
陳志金的「住院十四不」,第一點是住院不是來交朋友,不用到處串門子,「你不會想要住院又加送一個什麼傳染病的!你是住院,又不是要選里長」。第二,不要在病房呼朋引伴像是要開同學會一樣地大聲交談,若因此打擾到其他病人休息,或更嚴重的話,引發其他同房病人的瞻妄,「就換你不用睡了!」
第三,除了單人房可能較有隱私,在多人同住的房間時,不要去打聽對方生了什麼病,因爲那是別人的隱私,也不要去比較「誰比較慘」,因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慘」。
第四,面對護理師時,醫師提醒病人,務必尊重護理師,千萬不要對他們大呼小叫,因爲他們是用專業在照顧你的疾病,而不是你請來的傭人。病牀牀頭的「紅鈴」,不是餐廳的服務鈴,請勿亂按,「那是留給真正有需要的時候用的」。
第五,病人不要「不假外出」,外出必須先經過醫師許可,再向護理人員請假;若返回病房時,也要向護理站報告。陳醫師提醒病人,住院不是住飯店,不能想出去就出去,「有些情況,例如高、低血鉀、低血糖、心律不整、心肌缺氧等等,外出是有風險的。外出也可能會讓你錯過藥物治療、檢查排程、醫師會診的時間。」
第六,院內依規定不能抽菸、燒符、點香、點蚊香,意即不能有火,尤其是在病牀邊,有時會充滿着高濃度的氧氣,在此如果有火的話,很容易會變成燒燙傷病人。第七,醫院內不能使用未經許可的電器,尤其是高耗能電器如電湯匙、電鍋、電磁爐、電暖器、電熱毯等。
第八,不要帶貴重物品入院,包括鑽石、金飾,和大量現金;第九,不要帶太多衣服,因爲在院內只會穿病人服,只有在出院時纔會穿到自己的衣服。
第十,不要塗指甲油,尤其是水晶指甲、凝膠指甲,因爲發紺時將很難從觀察指甲顏色得知。
第十一,醫師再次提醒,病房內不是社交場所,不要動不動就把孩子、孫子介紹給醫師和護理師當男女朋友,因爲醫護人員不會有時間聊這個話題。陳醫師還透露,通常醫護的實際年齡,都比你以爲的還要大。
第十二,不要去比較醫師的外表,陳醫師幽默地點醒病人:「因爲比較帥的那個,刀劃下去還是會痛~被不帥的那個聽到,會更痛!他心痛」。第十三,也不要以爲將簾子拉上後,就能在牀上爲所欲爲,因爲即使在半夜都還有護理師會拉開簾子巡視病人的狀況。
最後醫師提醒病人不要一住院就改名字,因爲如果護理師呼喚其名卻沒反應時,她不知道你是昏迷,還是不記得自己的新名字,且當護理師再三覈對姓名時,請不要嫌她們囉嗦。
陳志金醫師在留言區還補充道:「第十二及十三點,偶像劇、八點檔常演」。網友見文超有共鳴,表示:「真的住院什麼樣的人都有」、「說是去住院的,搞得好像是去出國旅遊一樣」、「寫得太棒、太好了!實在讓人心頭大開,伸指按贊!」。
連前民進黨籍立委鄭運鵬都來留言接龍:「第十五點,不要住院」,陳醫師則親回:「不要爲了住而住;該住的話,也不要鐵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