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靠基因!101歲營養學家體力超好 7長壽秘訣曝光

美國營養學教授沙芬伯格已101歲。(圖取自Viva Longevity! YouTube頻道)

美國羅馬琳達大學營養學教授沙芬伯格(John Scharffenberg)高齡101歲,還能到世界各地旅行,日前透露自己長壽秘訣,不是靠基因,而是維持不吸菸、不喝酒、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體態、少吃肉、少吃糖、少吃飽和脂肪的生活習慣。

根據《今日美國》報導,101歲的沙芬伯格現在還會自己開車、到世界各地旅遊。他的長壽並非來自基因,他的母親在60多歲時死於阿茲海默症、父親76歲時死於心臟病,兩個哥哥也沒他長壽,他認爲自己運動量大是主因,並指出40至70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運動時期,坐着不動是錯誤生活方式。沙芬伯格列出自己平常在做的7項生活習慣:

沙芬伯格一生從未吸菸。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吸菸會傷害身體所有器官,是許多可以預防疾病最後惡化的原因。

沙芬伯格強調,「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不正確,就算對心臟可能有一些保護,但仍會提高罹癌風險,因爲沒有任何酒精攝取量是安全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有相同的觀點。

「雖然我是營養學家,但我認爲運動比營養更重要。」沙芬伯格認爲運動不必激烈,像是園藝活動就非常好,他種了3000株草莓、80棵果樹與葡萄藤,說自己真的動很多。他說走路也是很棒的運動,有研究指出,每天走超過3.2公里的人,死亡率是走得少的人的一半。

體重過重或肥胖,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與癌症的風險,沙芬伯格認爲自己能活得比哥哥們還久的原因之一,就是執行間歇性斷食,一天只吃早餐和午餐,不吃晚餐,下午早些時候停止進食,直到隔天早上6:30纔再進食。有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能控制體重、有益健康。

沙芬伯格因爲宗教關係,從20歲開始不再吃肉。他的植物性飲食包含牛奶與雞蛋,喜愛的食物包括芒果、柿子、夏威夷豆、堅果與種子,也愛吃馬鈴薯。

研究顯示,每天平均攝取22茶匙的添加糖,會導致肥胖、心臟病。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女性每天不超過6茶匙糖、男性不超過9茶匙爲佳。沙芬伯格建議找方法改良食譜,減少糖分,例如用燕麥製作鬆餅,不加糖漿,改搭腰果奶油與香蕉或莓果。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攝取的飽和脂肪酸,應低於總熱量的6%,「基本上意味着素食飲食」,沙芬伯格說。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