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酒!研究揭「1飲品」讓肝病死亡率暴增 專家驚呼:太多人每天喝
最新研究驚人發現,無論是一般含糖飲料,還是標榜「零糖」的氣泡飲與無糖汽水,都可能與嚴重肝臟疾病有關,專家警告這類飲品恐正悄悄損害人體健康。示意圖/Ingimage
別以爲「無糖」就等於健康!最新研究驚人發現,無論是一般含糖飲料,還是標榜「零糖」的氣泡飲與無糖汽水,都可能與嚴重肝臟疾病有關,專家警告這類飲品恐正悄悄損害人體健康。
根據英國媒體《UNILAD》報導,現代人飲用氣泡飲已成爲日常習慣,無論是餐桌上一杯檸檬氣泡水、水果風味汽水,或是用來取代酒精飲品的碳酸飲料,都深受歡迎。然而專家警告,不論是摻入奶油與糖漿的「髒汽水」(Dirty Soda),還是號稱無糖的可樂,只要含有糖或代糖成分,都可能對健康帶來潛在風險。
這項於近日歐洲腸胃學會周(UEG Week)上公佈的研究顯示,不論是含糖飲料,還是標榜低糖、無糖的氣泡飲,都與「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原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風險上升有關。根據美國克里夫蘭診所說明,MASLD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主因是肝臟內脂肪過度堆積,長期可能導致肝臟發炎。患者常出現右上腹疼痛、食慾下降與體重意外減輕等症狀。
這項研究由大陸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科研究生Lihe Liu領導,團隊透過多次「24小時飲食回顧問卷」追蹤受試者的飲品攝取狀況,進一步分析汽水飲用量與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肝脂肪堆積及肝臟相關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顯示,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的人,罹患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風險增加約60%;而偏好低糖或無糖飲品者,風險同樣上升約50%。在長達10.3年的追蹤期間,共有1,178名參與者被診斷爲MASLD,另有108人因肝臟相關疾病不幸過世。
更令人憂心的是,研究發現「低糖或無糖汽水」的攝取與肝病死亡風險呈現顯著關聯,甚至高於一般含糖汽水。雖然含糖汽水與肝臟相關死亡率之間的關係不明顯,但兩種類型的汽水都與肝臟脂肪含量上升有正相關,顯示其對肝臟健康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研究負責人Lihe Liu表示,「低糖與無糖飲品的健康爭議已存在多年,雖然許多人認爲這些『無糖替代品』較爲健康,但實際上,它們與含糖飲料一樣被廣泛飲用,其對肝臟健康的長期影響仍缺乏充分了解。」
他進一步說明,研究發現,即使每天僅飲用一罐無糖汽水,也可能提高罹患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風險。這類含人工代糖的碳酸飲品可能改變腸道菌相、影響飽足感、刺激對甜食的渴望,甚至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進而對代謝及肝臟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Lihe Liu強調,這項研究結果打破了大衆對氣泡飲「無害」的既定印象,提醒社會應重新檢視這類飲品在飲食與肝臟健康中的影響,特別是在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已成全球健康議題的情況下。研究團隊呼籲,長期飲用汽水者應儘量減少含糖及人工代糖飲料的攝取。Lihe Liu也補充表示,「白開水仍是最健康的選擇,不僅能降低代謝負擔,還可預防肝脂肪堆積,維持身體水分平衡。」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