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間過度飲水 乳汁不會增加

母乳是嬰兒最完整的營養來源,富含抗體,有助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鄭鬱蓁攝)

產後哺乳是許多新手媽媽面臨的重要挑戰,除照顧新生兒的日常作息,如何穩定乳汁分泌、掌握正確的營養攝取,也是坐月子期間的重要課題。專家提醒,過度飲水並不會提升乳汁分泌。喂母奶者,每日建議額外攝取約500大卡熱量,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則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臺中宜蘊中醫院長李湘萍指出,母體的乳汁分泌與飲食、作息、情緒及體質密切相關,過度飲水並不會提升乳汁分泌,反而可能影響泌乳反射與身體代謝,每日總量應維持約2500至3000毫升。

喂母奶者,李湘萍建議每日額外攝取約500大卡熱量,未哺乳者則不需特別增加熱量攝取,應以均衡飲食爲主,避免因進補過度造成身體負擔。

哺乳期間,媽媽們對於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取需特別注意,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以每杯120毫升黑咖啡含約100毫克咖啡因推算,一天最多攝取1至2杯。雖然多數研究認爲此劑量對嬰兒無長期影響,但仍有文獻指出可能與腸絞痛或皮膚過敏有關,因此建議適量飲用、避免過量。

李湘萍說,酒精對寶寶的神經發育具有潛在風險,攝取超過120毫升的酒精可能影響乳汁分泌和排乳反射,建議哺乳期間避免飲用酒精,若偶爾少量飲用,建議至少間隔兩小時後再哺乳,以降低寶寶接觸風險。傳統月子飲食中常見的全酒、半酒麻油雞,即使經過烹煮處理,仍可能保留約20%的酒精含量,也應謹慎評估食用與否。

建立穩定的泌乳節奏是產後哺乳成功的關鍵之一,李湘萍建議,每日餵奶或擠奶次數應達8至12次,間隔時間不宜過長,尤其在產後初期哺乳機制尚未穩定時,夜間如身體狀況允許,也可於半夜補一次哺乳或擠奶,有助維持泌乳刺激,預防乳量減少或退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