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花蓮孤單!雲林跨縣支援清溝 一天清出19.5公噸泥沙

▲清溝團隊完成105公尺清理長度、清除19.5公噸積泥。(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花蓮光復鄉因連日豪雨成災,道路淤積、排水系統嚴重受阻,災後復原刻不容緩。雲林縣環保局8日火速集結清溝精銳,出動10臺高壓衝吸兩用清溝車與專業清溝團隊,跨越半個臺灣趕赴災區,以行動支援災後環境重建。

重型車隊清晨由雲林出發,長途馳援花蓮,全員抵達後立即接受指揮中心調度,9日正式投入清理任務。鏟泥、沖洗、吸污,機具聲與水柱聲交錯在滿是泥濘的街頭,環保人員冒着高溫與惡臭,全力搶修光復鄉主要路段。當天共清出105公尺溝渠、移除19.5公噸積泥,學士街、敦厚街、林森路等重災區終於現出原貌。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這次馳援行動展現雲林團隊的應變力與執行力。她說:「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地方政府的防災韌性要隨時待命。」雲林平時即建立完整清溝制度與專業操作人力,此次能在最短時間內動員車隊北上支援,正是多年基礎建設與防汛演練的成果展現。

張麗善強調,這批支援人員與車輛皆由縣府委外清溝廠商自願加入,公私協力、無縣界分隔,展現「有災同擔、同島一命」的精神。她感謝所有清潔夥伴在第一時間響應,「這不只是環保局的任務,更是整個雲林的驕傲!」

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自2024年起推動「清溝大作戰」至今,雲林縣清溝總長已破1,200公里,清除泥沙與廢棄物達31,197.1公噸,出動車次近6,000趟,防汛能量全國名列前茅。這次馳援花蓮,不僅是災後重建的一環,也象徵跨縣防災合作新模式的落實。

張喬維表示,面對極端氣候,未來環保局將持續維持「隨召即行、即刻馳援」的應變機制,無論哪個縣市發生災情,都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強調:「清溝不只是挖泥,更是守護家園的第一道防線。」泥濘未乾,行動未歇。這支從雲林出發的綠色車隊,在滿是泥土味的空氣裡,挖出的不只是排水溝,更是一條通往希望與團結的道路。

▲清溝團隊完成105公尺清理長度、清除19.5公噸積泥。(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