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因素壟罩、臺股年線附近震盪 法人看好五大族羣
臺股示意圖。圖/AI生成
臺股20日在國際市場變數影響下走勢震盪,終場收在22,045.74點,小漲42.24點,漲幅0.19%;本週指數微幅下跌27.21點,周跌幅0.12%;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經理人張芷菱建議投資人持續聚焦成長性明確的核心AI企業,及評價較低的消費性電子股、金融、航運類股,另外,看好進入除權息旺季,也可配置殖利率概念股。
統計三大法人本週僅投信力挺臺股,連續第6週迴補122.01億元,外資轉爲減碼83.71億元,自營商賣超282.72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44.41億元。
張芷菱表示,以伊衝突導致市場出現觀望態度,大盤也在年線附近整理,消化前一波套牢賣壓,本週全球超級央行周,多數央行選擇利率維持不變,主要也着眼於美國對等關稅的寬限期將在7月9日屆滿、中東戰事緊張,不確定性籠罩下,讓多數決策者不願或無法行動,不過,臺灣央行維持利率政策及GDP不變,並下修CPI年增率至 1.81%,代表臺灣經濟穩健,對股市仍具正向支持作用。
張芷菱指出,在基本面加持之下,臺股獲利仍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臺股第1季繳出優於預期的財務表現,惟對等關稅課徵下打亂第2季訂單節奏,不過企業盈餘展望仍十分優異,根據券商報告預估,今年修正後臺股EPS每股盈餘爲16.8%的成長率,顯示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依然強勁。
張芷菱分析,全球AI需求暴增,臺灣半導體成爲首要受惠產業,隨着AI人工智慧的進步,資料中心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來處理大量數據,帶動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增加,此外,越來越多企業和個人轉向雲端服務,需要大量伺服器和資料中心支持,不僅擴展其基礎設施,更推動臺灣半導體需求增長。
張芷菱認爲,過去兩年,受惠於全球AI需求大增而帶來的半導體供應鏈商機,使得臺股指數頻創新高,本益比也一直位居17倍至21倍區間,今年在關稅的不確定疑慮影響下,目前臺股反彈後反覆測試年線位置,現在預估本益比已回到16.7倍左右,不僅低於兩年均值的18倍,更凸顯此時指數的評價面更具吸引力,建議投資人持續聚焦成長性明確的核心AI企業,及評價較低的消費性電子股、金融、航運類股,另看好進入除權息旺季,也可配置殖利率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