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顯示非洲真實面積,帶有“歐洲中心主義”色彩,非盟呼籲棄用墨卡託投影法地圖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周揚】非洲聯盟(AU)近日宣佈支持一場名爲“糾正地圖”的運動,呼籲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放棄沿用近五個世紀的墨卡託投影法地圖,改用能更準確展現非洲真實面積的地圖。這一行動被視爲非盟“重塑非洲全球形象”的重要舉措。
據路透社日前報道,墨卡託投影法由歐洲製圖師赫拉爾杜斯·墨卡託在1569年設計,最初用於航海導航。這種投影方式在保持航向和角度精確上極爲實用,但根據其繪製的世界地圖卻嚴重扭曲了各大陸的面積:靠近兩極的地區,如格陵蘭島、北歐和北美部分地區被放大,而非洲與南美洲則被明顯縮小。包括《衛報》《金融時報》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承認,墨卡託投影法地圖帶有“歐洲中心主義”色彩,存在侷限性。
非盟委員會副主席塞爾瑪·哈達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看似只是一張地圖的問題,但背後的問題卻不僅如此。儘管非洲實際上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超過14億,但墨卡託投影法地圖製造了非洲‘邊緣化’的假象。”哈達迪指出,這種失真不僅影響公衆認知,還對教育、媒體和政策制定造成深遠影響。哈達迪稱,非盟對“糾正地圖”運動的支持與其更廣泛的政治目標一致,即“在要求消除奴隸制和殖民主義持久影響的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重申非洲在全球舞臺上的應有地位”。她還表示,非盟將與55個成員商討集體行動,推動“平等地球”投影法地圖的更廣泛使用。“非洲發聲”聯合創始人法拉·恩迪亞耶稱,“我們正在推動課程改革,希望‘平等地球’投影法地圖成爲非洲課堂的主要標準,並最終被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在內的全球性機構採用。”
路透社稱,批評墨卡託投影地圖並非新鮮事,但在“無濾鏡非洲”與“非洲發聲”等團體的推動下,“糾正地圖”運動再度引發熱議。倡導者呼籲全球採納2018年推出的“平等地球”投影法,採用該投影繪製的世界地圖努力保持各大洲的面積比例,避免過度縮小非洲。
目前,墨卡託投影法仍廣泛應用於教育體系和科技領域。谷歌地圖在2018年將桌面端地圖切換爲3D模式,但用戶仍可選擇回到墨卡託投影法地圖,而在移動端應用中,墨卡託投影法地圖依舊是默認選項。路透社表示,“糾正地圖”運動已向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提出正式請求。世界銀行發言人迴應稱,其在靜態地圖中已主要使用溫克爾三重投影法或“平等地球”投影法地圖,並正逐步淘汰網頁端的墨卡託投影法地圖。
值得注意的是,“糾正地圖”運動不僅獲得了非洲國家的支持,也在加勒比地區得到呼應。加勒比共同體賠償委員會官員表示,支持“平等地球”投影法地圖是對墨卡託投影法地圖所體現的“權力與支配意識形態”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