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川普關稅 美對臺下單續增

1月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月衰退3%,中斷一波連10紅表現。圖爲基隆港區碼頭貨櫃。(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統計處20日發佈1月外銷訂單,金額469.7億美元年減3%,中斷一波連10紅表現。不過即使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揚言對多國加關稅,還點名臺灣搶走晶片生意,也未動搖美商客戶對臺半導體信心,下單金額持續擴增6%。隨着美國關稅擴增,經濟部說還要密切觀察後續對訂單影響。

農曆春節落點等因素影響,1月外銷訂單金額減少,但統計處看好AI、伺服器需求依舊熱絡,預估2月將會大幅彈升,合計前2個月訂單金額年增5%到7%。

從地區來看,美國、日本、東協下單金額都成長,以近年佔我出口比1/4的美國來說,1月訂單163億美元,年增6.4%,尤其電子產品狂升25%以上,完全沒縮減。反之大陸(含香港)訂單年減18%,歐洲訂單受資訊通信產品需求往下掉,也減逾1成。

川普2.0來襲,外界憂心影響美商對臺下單意願,不過從元月金額來看,並未出現類似疑慮,即使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客戶訂單還是成長。統計處長黃於玲解釋,11月來自美國訂單以電子產品成長最多,主要是IC晶片、電子零組件、印刷電路板等。臺美在科技產業鏈上本就是互補關係,美西客戶方面需求仍很強勁。

由於臺灣七大AI伺服器代工廠已有廠商要去美國設點,加上晶片等已被點名課25%關稅,後續是否影響美商下單信心?黃於玲表示,川普政策正向反向都有,確實考驗臺商生產基地調配能力,現在講對今年訂單利弊還太早。

國泰金20日公佈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34%的民衆認爲,全球互課關稅是影響臺灣經濟成長主因,逾半民衆認爲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會低於3%,另水電醞釀雙漲,66%民衆認爲今年通膨率會高於2%,對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落在2.28%;國泰金表示,相較於主計總處預測今年GDP爲3.29%、通膨爲1.93%,顯然民衆對於經濟成長預估比較保守,對通膨預期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