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減反增!1至5月交通事故高齡者死亡507人,增幅5.2%
臺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駕駛安全成爲重要議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今公佈2025年1至5月道路交通安全情況,今年1至5月交通事故死亡1154人,爲2019年以來同期最低,但高齡者死亡數不減反升,今年1至4月高齡者死亡爲404人,累積到5月達507人死亡,增加103人,相較去年同期則增加25人,增幅5.2%,交通部表示,將啓動「路老師專案」,針對高齡者進行宣講。
交通部今召開8月份道路交通安全說明記者會,根據統計,2025年1至5月30日死亡人數1154人,相比113年減少47人,減幅3.9%;相比112年幾少155人,減幅11.8%。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指出,2025年1至5月機車、高齡、酒駕、行人、兒少死亡人數均較2023年減少,爲歷年同期第2低;與2024年同期相比,高齡者死亡507人,增加25人,增幅5.2%,其餘均較2024年同期減少。
各縣市30日整體死亡人數統計,以臺南市142人最多,與2024年相比增加37人,其次爲宜蘭縣39人,相較2024年增加8人,新竹縣35人,相較2024年增加10人;其中,30日行人死亡人數部分,以新北市21人最多,其次爲高雄市17人,第三名爲嘉義縣7人。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今年1至5月死亡數提高,是因發生幾起不幸重大事件。高齡者死亡議題是關注焦點,兒少死亡數也是重點之一。交通部近年推動人本政策,兒童死亡人數已有下降,77.9%受傷事因乘坐汽機車造成,呼籲家長乘載兒童時需多注意安全,避免違規行爲。
陳世凱說,運研所盤點近10年路口改善,改善後可降低事故,其設計計涵蓋6大風險面向,後續會推出「道安檢查表」,未來所有道路設計、道路工程改善,將依照檢查表來進行,以提高道路安全水準。
吳東凌表示,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高齡者行人死亡事件發生頻率較不高,但嚴重程度較高。從事故分析,高齡者事件以機車爲主,當事人肇事比率較高達58%,肇事原因包含恍神、心不在焉等比率較高,另外身體機能退化、長期服用藥物有副作用等也有關聯,近期會有策略,包含調整監理制度,同時啓動路老師專案,針對高齡者宣導交通安全觀念。
另外,吳東凌也說,不同縣市有不同特性,透過大數據分析,從地點觀察,路口是事故肇事重要地點,另外違規行爲也導致整體死亡人數增加。對於臺南整體死亡數大幅增加情況,發現違規行爲佔很大一部分,會與警政署溝通、強化,針對不同地區、型態及情況,與六都、縣政府、警政署合作,在易發生狀況地點來加強。
交通部今公佈2025年1至5月道路交通安全情況,今年1至5月交通事故死亡1154人,爲2019年以來同期最低,但高齡者死亡數不減反升。記者胡瑞玲/攝影
各縣市30日整體死亡人數統計,以臺南市142人最多,與2024年相比增加37人。記者胡瑞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