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對美國說NO的臺灣

(圖/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自恃美國全球霸權,濫行發動全球性的一系列關稅加徵行動,加諸各國種種形同強買強賣的附加條件,縱使全面傾美的臺灣也難倖免於難,早在4月初就被川普宣佈對我實施32%之「對等關稅」,貿易待遇誠屬嚴苛無比。今又再傳經濟部內部資訊中,我已向美方保證美國商品全面市場開放、臺企4年投資2500億美元。一旦內容屬實,則臺灣廣大產業將面臨本世紀最爲嚴峻的企業生存挑戰,無疑是嚴重動搖臺灣經濟基礎。

面對川普這種濫用國家地位大肆欺行霸市,對臺灣在內的各國威逼強買強賣,如此壓迫政策的作風之惡,絲毫不遜於日本當年威逼北洋政府袁世凱吞下對華二十一條要求行徑,臺灣難道不應記取「真心換絕情」的教訓,勇敢嘗試對美國說一次NO?

於此,臺灣應拾起日本政治家石原慎太郎與索尼創辦人盛田昭夫共同撰寫的《一個可以說NO的日本》的著書精神。該書主張日本應善用其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的優勢,作爲對美談判的籌碼;日本人在與美國人交涉時採取強勢、自信的態度,更能換得實際尊重性的政策待遇;建議日本了結對《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依賴,走向真正的自立;以及政府應善用本國企業集體合作精神與品質優勢,主張政府應保護企業並提升國家競爭力。

作者二人對於日美關係長期處於不平等地位,分別從政治民族主義的角度以及經濟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來爲日本國家正常發展道路提供灼見。出版彼時兩國正處於貿易摩擦高峰,日本以汽車與半導體產業崛起,美國則以貿易赤字與安全依賴爲由,要求日本重大讓步。

對照今日臺灣,臺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地位關鍵,有如1980年代的日本。而今美方以「不對等條件」換取關稅減讓,其手法與當年無異,甚至更爲強勢。美國將臺灣的戰略價值歸爲美國利益視爲理所當然,片面要求我交出主權性資產與鉅額國家投資,這早已不是貿易談判,而是不折不扣的帝國霸凌式的經濟勒索。

臺灣人民實應團結起來當政府的靠山,讓政府適時對美表達反對聲音。包括要求美國清楚認知我核心利益不可讓步處;政府應以產業優勢爲槓桿制定談判方案;嘗試與日、韓或歐盟等其他國家策略結盟進行跨國的多邊貿易談判機制,強化彼此對美談判籌碼,降低單獨面對美方壓力的風險;作好美國拒絕方案後的風險因應,而不懼於可能傷害對美關係的後果。這種「可以說不」一次的態度絕不是反美,而是拒絕服從式從屬關係,要美國切實尊重臺灣的核心利益。唯有全民凝聚對外的談判意識,臺灣纔能有真正的「說不」的實力與正當性。(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