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調研福建海事審判工作

本報訊 近日,16名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深入福建省泉州、廈門兩地,圍繞福建海事審判工作的創新實踐展開專題調研。

在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映刺桐”宋元法律文化展館內,代表們駐足於史料文物和仿品展陳之間,詳細瞭解宋元時期涉外司法和番商社會生活保護等制度。在石獅市文化遺產保護法官工作室內,代表們結合一起海上事故賠償糾紛調解案例,深入瞭解當地法院探索的“海岸楓橋”治理模式。在廈門海絲中央法務區思明片區,代表們先後探訪廈門涉外海事法庭、廈門國際商事法庭及廈門金融司法協同中心,從中英雙語通用到司法服務保障機制創新,再到“行業自治﹢金融監管﹢司法保障”,感受涉外海事審判中的“東方智慧”。在廈門海事法院,代表們現場旁聽了一起海事案件庭審,深刻感受到海事審判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

代表們圍繞進一步完善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推進海事審判質效提升、不斷加大涉外海事審判人才培養、加強涉海洋新興產業案件研究、深化海事審判精品戰略等方面建言獻策。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努力轉化爲推動海事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措,積極爲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

(張亮)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