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棄使用武力!陸學者:中國有權以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
大陸華中師範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明庭權表示,中國作爲主權國家擁有以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充分法理依據和基本權利。(圖/取自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微信公衆號)
臺灣2024大選結果揭曉後,大陸內部「武統」聲音高漲。華中師範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明庭權指出,「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既是大陸的一貫主張,也是「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構成部分。臺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中國作爲主權國家擁有以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充分法理依據和基本權利。
明庭權在最新一期《中國評論》月刊發表題爲《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歷史、現實與法理》的文章表示,進入新時代,臺海局勢發生重大和深刻變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指出,大陸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但這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民衆。
明庭權提到,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中共歷代領導人的一貫主張,也是中共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構成部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新時代展開「雙反斗爭」(反分裂、反干涉)、保障和平統一得以實現的現實需要,必要時也是實現統一的最後手段;「臺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大陸作爲主權國家擁有以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充分法理依據和基本權利。
明庭權在文中強調,「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與和平統一,二者之間不僅不是相互矛盾、完全對立,反而是相互依存和辯證統一「相輔相成」。而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積極展開「反分裂、反干涉」鬥爭的現實需要。他指出,臺獨挑釁正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層面上進一步加劇。
「隨着中美實力的接近,美國陷入維護霸權的戰略性焦慮。」在此背景下,「臺獨」勢力自以爲自身戰略價值提升,迫不及待地主動扮演美國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棋子。
文章稱,在緊張複雜的臺海局勢中,大陸必須要有冷靜清醒的頭腦、洞悉局勢的寬廣眼界,以及堅持和平統一的戰略定力,因爲和平統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有利,對臺灣同胞最有利,對統一之後的對臺有效社會治理最有利。
但「中國政府一旦迫不得已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那將是佔據道義和法律制高點的統一之戰、合法之戰、正義之戰和必勝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