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補臺電千億 賴清德:錢花在刀口上、讓臺電不漲電價

▲總統賴清德。(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行政院昨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整體規模將達到新臺幣4100億,其中涵蓋挹注臺電1000億元。總統賴清德則繼續進行產業傾聽之旅,今(25日)來到臺南,表示產業界希望生產成本至少不要再提高,所以都會提到電價不要漲,因此錢要花在刀口上,讓臺電可以繼續經營、不要調漲電價,「跟我們業界共體時艱,這樣的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吧?敬請大家支持」。

賴清德說,今天回到臺南,首先要向大家感謝,感謝大家在崗位爲這個城市,也爲這個國家努力。不可諱言,因爲川普總統提出的對等關稅,影響全世界,臺灣自然也不例外,政府是全力以赴、嚴肅面對這個情況,希望透過五大方法,來跟美國進行談判,就關稅部分,我們希望能夠比照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協定,來談判出臺灣跟美國的關稅協定,可以從零關稅談起。

賴清德表示,臺灣願意對美國進行採購,臺灣現在經濟實力是夠的,也願意到美國去投資、幫助美國再工業化,「甚至臺灣也有實力成就川普總統,要將美國打造爲世界的人工智慧中心,他這個目標,臺灣絕對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另外,賴清德提到,美國並不是只有要求臺灣,而是要求他的貿易伙伴,要做好先進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低價傾銷、洗產地等問題。在跟美國進行談判的時候,有五個方法,希望確保臺灣的國家利益,保護臺灣各行各業持續發展的空間,我們不會去犧牲農漁業,也會做好保護中小微型企業的工作。

賴清德也談到,近期不論他或是院長卓榮泰主持的產業座談,業界通常都有一個心聲,希望能夠降低業界成本,相信大家心情也是如此,「面對關稅,能夠降低臺灣的生產成本,至少不要再提高,所以都會提到電價不要漲」。

「如何不漲呢?」賴清德說,臺電過去在疫情期間,就接受政府要求,不要調漲、不要增加他們的成本、來穩定物價,也發揮效果。疫情期間,日本、韓國、歐盟、美國的通膨指數都百分之9點多,臺灣才百分之3點多,今年希望會在百分之2以下,就是因爲核心物價沒有調漲。

賴清德說,但總要回補人家,尤其疫情期間已經過去。政府年度預算編列1000億元被刪掉、之前編列特別預算1000億元也被刪掉,這次卓院長用歲計賸餘、不是舉債,編列1000億撥補臺電,希望今年電價不要調漲。賴講完後,現場也響起掌聲。

接着賴清德說,在野黨是希望每個人普發1萬,2300萬人一人1萬,就是2300多億元,「大家可以想想,2300億元要如何使用,對臺灣整體經濟發展比較有幫助?大家可以想想看」。

賴清德強調,政府希望在關鍵時刻,錢要花在刀口上,「應該讓臺電可以繼續經營,不要調漲電價,跟我們業界共體時艱,這樣的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吧。敬請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