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牙醫「國外職業10年」想回臺灣:能接受嗎? 網曝真實心聲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示意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近來「波波醫師」在臺進行醫療行爲議題在全臺引發熱議,正反意見交鋒。一名在南歐執業超過10年的女牙醫表示,由於家庭因素考慮搬回臺灣生活,未來希望能繼續從醫,但也擔心自己的學歷背景會讓病患產生不信任感。對此,網友搖頭喊無法接受,但也有人認爲,在國外執業10年,有許多醫療經驗,其實就可以。
女醫師在Dcard發文,在南歐讀歐語授課的牙醫學位,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國外,在當地執業十幾年,「一方面臺灣不喜歡波波,我也沒有background,而且國外牙醫更賺,還有work life balance」,不過最近因爲家庭因素,打算搬回臺灣。
她提到,一直都有在做理財投資,這些年大概也賺夠了,但對工作還有熱忱,希望回臺灣後考國考繼續執業,但也擔心自己「波波醫師」的身分會被臺灣人打槍,「畢竟我對牙醫這個職業的熱愛很大一部分也來自患者良好的回饋,如果大家身爲病患是認可的嗎?看牙醫會安心嗎?」若多數人不能接受,她便打算提早過退休生活。
貼文曝光,網友認爲原PO的狀況不一樣,「是在當地靠實力考上而且能職業的牙醫嗎?如果是的話你在臺灣診所上寫清楚反而能當廣告」、「妳讀當地班,而且考過語言檢定考到執照,還在當地執業超過10年,其實臺灣人還算能接受,但妳要記得把這些經歷寫在學經歷,基本上國外執業過的,臺灣醫界相對不會當成波波」、「你有辦法在當地執業,臺灣人的接受度比一般波波肯定更高」。
也有人認爲醫術、經驗更重要,「我個人覺得醫術沒問題的話,學歷怎樣沒差」、「其實職業十幾年經驗該有的都有了,不是特殊情況或者大手術的話,並不會特別在意學歷」。不過也有網友拒絕,「我會查學歷,看到是波還有西之類的,那間診所直接拒絕往來戶,抱歉」、「還是不想給波波看」、「只要是波波地區的醫生,一律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