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害怕「蘿蔔腿」! 醫:代表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
▲醫師表示,小腿是人體的蛋白質觀測站。(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圖文/CTWANT
許多女性都害怕自己有「蘿蔔腿」,但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卻指出,小腿肌肉量能反映人體蛋白質的多寡,以及手術的恢復速度,結實的「蘿蔔腿」象徵肌肉充足、耐力佳、免疫力好,術後恢復快;肌肉不足則易造成併發症,拉長住院時間。
侯鎮邦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有次看診時,1名實習醫師好奇問他:「老師,爲什麼病人要住院開刀,尤其是大手術時,你都會特別注意他的小腿?」侯鎮邦笑着回答:「因爲小腿就是人體的蛋白質觀測站!」
他指出,許多女性害怕自己有「蘿蔔腿」,認爲不夠美觀,但在外科醫師眼中,蘿蔔腿反而是好腿。結實的小腿代表肌肉量充足、耐力佳、恢復力快。醫師觀察小腿,並非評判腿型,而是評估病人體內蛋白質是否足夠。小腿肌肉量能反映全身肌肉狀況,而肌肉除了讓人走路有力,還是免疫系統的後勤部隊,更是術後修復身體的重要工廠。
侯鎮邦強調,蛋白質充足的人才能撐過大手術;反之,如果肌肉量不足,特別是患有「肌少症」,就容易面臨免疫力下降、傷口癒合緩慢、感染風險增加、呼吸衰竭以及住院時間延長等問題。這也是他在診間測量小腿的原因,也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預測病人在手術後的恢復力。結實的小腿是手術的本錢,而鬆垮無力的小腿則代表本錢不足,在手術檯上容易出狀況。
至於如何養出好腿,他建議,多動、多練、多補是關鍵。每天快走、爬樓梯、深蹲都是有效方式;飲食方面,應多攝取魚、肉、蛋、豆、奶等高蛋白食物,爲肌肉提供優質原料。平時養成訓練肌肉的習慣,不僅能提高手術成功率、縮短恢復期,還能讓日常行走更穩健,年老時也能維持自理能力。
侯鎮邦也在文末強調,「蘿蔔腿不要覺得尷尬,要覺得驕傲。在我們外科醫師的眼中,蘿蔔腿纔是好腿。」
延伸閱讀▸ 逾9成勞工嘆薪水不夠用 5成上班族慘成「月底吃土族」▸ 才結婚1周 人妻發現尪「欠大筆卡債」崩潰:完美濾鏡碎了▸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