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無選擇的人生處境
(圖/路透)
韓國導演樸贊鬱的電影《徵人啓弒》是近期話題之作,電影很美,也很驚悚。原名直翻是「別無選擇」,片中李炳憲飾演的男主角打拚一生,突然面臨裁員,爲了家庭也爲了未來,想面試進入另一家理想公司卻屢屢碰壁,後來他的面試計劃不只是寄出履歷,還加上很多體力活。
電影一開始猶如天堂,萬洙(李炳憲飾)有漂亮的太太和一兒一女、養兩隻狗,住在如畫的花園洋房裡,一切都讓人心滿意足,可是,他上班的造紙公司決定裁員,萬洙沒想到自己也在裁員名單內,失業的他看着家庭即將分崩離析,決定面試時主動一些,好比接受太太的建議,幹掉一些競爭者。
這部電影裡放了許多「別無選擇」的處境。孩子犯法,需要同學爸爸網開一面,太太一秒鐘就決定脫掉毛衣裡的胸罩,用更顯眼的「激凸」來誘惑從小就認識的同學爸爸;孩子看到爸爸疑似犯罪的行爲,但在媽媽的「說明」後,也決定修改自己的記憶與認知。只有妹妹始終堅持喜惡,成爲迷惘中的明白人。
電影花大篇幅描寫造紙工業,從種樹、砍樹、製造紙漿到製造紙卷的流程,這行業如同Eagles的歌《加州旅館》,一旦入住,可以退房,但不能離開,因爲他們這些「紙漿人」把珍貴的人生投注單一產業,一旦離開,經歷一文不值,根本無法轉行。目前面臨美國關稅衝擊而休無薪假、甚至遭到裁員的中年人們,難免心有慼慼焉。
樸贊鬱的作品善用引人入勝的勾子,牢牢勾住觀衆的好奇心。好比《下女的誘惑》用葛飾北齋的春宮畫,帶着觀衆窺伺日本殖民時代的禁忌世界;這次透過盆景,把小樹綁成具體而微的大樹景象,當觀衆看着男主角在車勝元的身體上施展形塑盆景功力,除了屏住呼吸驚奇觀看,也想起了李安在《色戒》裡對於梁朝偉的控制與塑造。
電影之外的大環境,是韓國薪水結構的問題。韓國大企業的薪水平均是小企業的3倍之多,但名額只有5%,人人擠破頭。電影裡的男主角曾是人生勝利者,又怎麼可能接受自己變成爲「七棄」(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子、不就業、不買房、不經營人際關係,也不懷抱希望)的失敗者,只能向前衝。
劇情誇張但又寫實,看完心裡慌慌的,想起十多年前的港片《維多利亞壹號》,女主角再怎麼努力賺錢也追不上房價漲幅,失望之餘決定一舉殺了左右鄰居,成功讓房價下跌,一圓買屋夢。有時恐怖片裡的黑色幽默,反而更真實反映出社會的集體情緒。(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