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水獺淪路殺!議員怒吼金門拓寬案 木麻黃林道也危險
金門縣政府規畫「金湖鎮環中路道路拓寬工程」,以提升地區交通安全與通行效率。(圖/議員董森堡提供)
因金湖鎮環中路段周圍有許多湖庫與林地,爲「歐亞水獺」重要棲地,縣議員董森堡擔憂動工後恐影響生態。(圖/議員董森堡提供)
爲推動道路基礎建設,金門縣政府正規畫「金湖鎮環中路道路拓寬工程」,以提升地區交通安全與通行效率。但因該路段周圍有許多湖庫與林地,爲「歐亞水獺」重要棲地,縣議員董森堡擔憂動工後恐影響生態,也質疑拓寬的必要性;縣府對此表示,本於「開發與保育並重」之原則,將審慎評估後續設計與規畫作業。
縣府指出,環中路爲連接金湖鎮重要生活與產業動線,過去居民即反映該路段高低起伏、彎道甚多、路外高低差危險、會車不易等,存在安全隱憂,爲此規畫將原有路寬由8公尺拓寬至10.5公尺,盼藉此改善道路服務品質,提升交通安全。
長期關心生態保育議題的議員董森堡表示,爲了交通的安全與便利,拓寬道路當然是件好事,但環中路旁的擎天水庫,串接到武夷水壩舊址往植物園的連外水道,都觀察到歐亞水獺蹤跡與排遺,且該路段也是水獺棲息與遷移的重要路徑,如果進行道路拓寬工程,將會影響水獺移動路徑,增加被「路殺」機率。
此外,董森堡也指出,環中路兩旁林立的木麻黃,是過去國軍所種植,替金門防風定砂的重要歷史印記,經歷莫蘭蒂颱風也沒有傾倒,至今也發揮替附近瓊林聚落防風作用;目前金門只剩下環島北路與環中路有大片的木麻黃行道樹,若因工程砍伐真的非常可惜。
董森堡呼籲,縣府應評估環中路拓寬之必要性,也應思考設置「生態廊道」等,避免水獺移動路徑受影響,縣府常以水獺作爲觀光宣傳,不應該忽視其棲地之保留,否則非常諷刺。
針對環中路拓寬工程所涉及之生態敏感區,縣府強調,鑑於金門作爲生態旅遊與自然環境重鎮,「開發與保育並重」必爲基本原則,後續將審慎評估對自然棲地的潛在影響與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視調查結果再行研擬設計路線、開發範圍或替代方案。
縣府亦表示,相關單位近年在做道路工程規畫設計的同時,也要求應將環境敏感、生態友善列入綜合評估,希望能借以構築更爲友善的行車通道。未來將持續與地方民意代表、社區居民及環保團體保持密切溝通,務求在兼顧地方發展需求與生態保育責任間取得平衡,打造永續宜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