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買!電子鎖裝不成、售後求助無門?專家揭選購3大關鍵
▲智慧電子鎖雖便利,但並非所有門型都能安裝。(示意圖/CFP)
記者胡至欣/綜合報導
回到家卻發現找不到鑰匙、無法進門,有時還得麻煩家人趕回來幫忙開門,這是許多人都遇過的窘境。隨着智慧居家概念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考慮安裝電子鎖,不過家電達人486先生提醒,「並不是每扇門都能直接安裝電子鎖」,若事前沒有評估,買回來才發現無法施工的案例比想像中更多。
486先生指出,門的結構、材質、厚度都是關鍵因素,光是門框內凹或外凸,就可能導致卡榫無法對準。常見問題還包括「門太薄無法鎖牢」、「原有開孔與新鎖體不符」等。根據486團購觀察,近一年來超過5成民衆在諮詢電子鎖時,忽略安裝條件,導致最後退貨或額外支付門板修改費用。
除了安裝問題,售後服務也同樣是消費糾紛熱點。日前就有民衆因智慧門鎖故障,被迫花上萬元找鎖匠破壞換新鎖,引發網路熱議。消保單位統計顯示,多數電子鎖糾紛並非產品本身,而是售後不到位,例如假日找不到客服、維修等待過久,甚至零件供應不及,消費者只能自掏腰包解決。
「電子鎖並非不會出問題,真正關鍵是出問題時,有沒有人能即時處理,這纔是安心感所在。」486先生強調,民衆在選購時往往只關注功能多寡,但應更重視「應急能力與售後保障」。近年市場也逐漸從「拼規格」轉向「拼服務」,部分品牌除提供密碼、指紋、臉部辨識、手機遠端開門等多元解鎖方式外,更強調在地伺服器、24小時客服,以及3小時內到府維修的承諾。
最後他強調,電子鎖不是愈貴愈好,選購時應該考量3大原則:一、確認是否符合家門尺寸與結構;二、選擇有提供安裝與完善售後的平臺,避免日後產生額外施工費用或無法安裝的困擾;三、確認保固與維修處理是否透明,發生故障時能否即時協助處理。功能、安裝與服務三方面都兼顧,才能真正享受智慧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