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評級:財政問題或成美國重大隱患 關稅經濟影響值得關注
財聯社8月22日訊(編輯 劉蕊)近日,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公司(S&P Global Ratings)確認美國信用評級,並強調了關稅收入因素對其評級的貢獻。
標普評級分析師表示,他們對美國貿易政策的長期經濟影響仍存擔憂,而這一因素將會成爲未來幾年影響美國評級的重要因素。她還指出,未來財政問題或成爲影響美國信貸評級的重大隱患。
關鍵在於關稅的經濟影響
美東時間本週一,標普全球評級公司確認了對美國的“AA+”信用評級,展望仍爲“穩定”,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收入有可能抵消其大規模減稅和支出法案帶來的財政打擊。2011年,標普全球曾是首家下調美國政府信用評級的主要評級機構。
美東時間週四,標普全球評級公司首席美國分析師麗莎•施耐爾(Lisa Schinelle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貿易關稅和預算政策的執行和效果,將是未來評級的決定性因素。
她表示:
無黨派分析人士此前表示,特朗普上個月簽署立法的“大而美”支出法案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增加3.3萬億美元的國家債務。但共和黨人仍然堅持聲稱,延長和增加特朗普在2017年第一個任期內實施的減稅措施不會推高債務。
雖然她認爲,減稅舉措和支出法案本身並不會降低美國的預算赤字,但她提到,預計關稅收入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預算法案擴大赤字的影響。
然而,她也指出,標普在評估美國信用時的預測範圍約爲三、四年。未來若財政惡化超過預期,仍可能引發評級調整:
關稅稅率的巨大變化將帶來重要收入
耶魯大學無黨派政策研究中心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估計,目前美國政府的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從1月初的2.4%飆升至18.6%。
“這是一個潛在的重要抵消。”施耐爾表示,“我們認爲,這種巨大的變化將帶來重要的收入。”
美國政府報告稱,7月份關稅收入增加了210億美元,但當月政府預算赤字仍增長了近20%,至2910億美元。上週,美國國債已經飆升至創紀錄的37萬億美元以上。
今年5月,評級機構穆迪已經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理由是債務水平不斷上升,並剝奪了美國最後的AAA最高評級。
此前,另一大評級機構惠譽在2023年也下調了美國的評級,指出美國財政狀況預計會惡化。
施耐爾表示,近幾個月裡,美國通過的預算法案和若干貿易協議已經提供了足夠清晰的畫面,以肯定美國的主權評級和前景。展望未來,美國財政健康狀況的變化將是進一步評級行動的關鍵,而評級行動是基於經濟和制度實力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