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貨在哪?Q2推案量年減27% 單價反創新高

▲第2季臺灣房市價量呈現脫鉤現象。據統計,六都及新竹地區的總銷金額達5607億元,年減27%,但開價及成交單價雙雙再創單季新高。(示意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在政策調控及買氣衰退雙重夾擊下,第2季臺灣房市價量呈現脫鉤現象。據統計,六都及新竹地區的總銷金額達5607億元,年減27%,但開價及成交單價雙雙再創單季新高,專家表示,多數建商對價格仍有堅持,消費者若期待撿便宜恐怕得再等等。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7/魔鬼藏在契約裡! 律師教戰買屋、賣屋「自保小撇步」

數字科技(5287)旗下《591新建案》分析,Q2推案力道雖較去年遜色不少,但與Q1低谷相比已有回穩,Q2六都、新竹總銷金額達5607億元,季增21%、年減27%;進場個案數395件、戶數逾2.6萬戶,分別季增21%、12%,相較去年已呈現衰退。

而上半年個案數則爲722筆、戶數5.1萬戶,總銷金額達1.02兆元,較去年同期均量縮近2成,《591新建案》新聞公關課組長林哲緯表示,目前除非是大型建商或因期限規定不得不推案,否則業界氛圍普遍觀望,也讓全年推案量陷入「2兆保衛戰」的嚴峻挑戰。

相較推案量縮,房價依然堅挺。儘管市場上陸續傳出降價消息,591市調錶示,實際走訪各地案場發現,大部分降價僅止於個案操作或餘屋去化,多數消費者依舊難以嚐到甜頭。主因是近年房市表現亮眼,建商除非面臨過大賣壓或急於變現,否則賠錢賣房的機率相當渺茫。

林哲緯表示,觀察七都市場表現,各縣市供給皆處於青黃不接的盤整階段。不過北臺灣在地段效應發威下,仍有建商勇敢挺進推案。本次總銷金額前10大個案中,有8筆集中在雙北地區,其中量體最大的爲北士科廠辦案「華固創匯園區」,總銷高達360億元,在輝達效應加持下,已成爲北臺灣最受矚目的商辦開發案之一。

新北市這次總銷也維持千億元水準,在三重、新莊及新店等區都有指標案登場,再加上雙北龐大的剛需人口支撐,銷況在各縣市中表現相對突出。

▲2025年Q2六都、新竹縣市新進場建案狀況 。資料來源:各案場、《591新建案》。(ETtoday製表)

反觀桃竹地區則黯淡許多,新竹當地今年上半年總銷合計約295億元、推案僅不到1500戶,遠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創下2020年後新低紀錄。主要戰區如竹北市等核心地段更是完全熄火。由於缺乏新案維繫熱度,當地平均每週來人僅9組,供需兩端都面臨斷炊窘境。

在限貸令發威、投資客退場影響下,中南部地區交易量全面失守,建商同樣高掛免戰牌,能延則延。隨着推案進入真空期,中南部縣市的開價、成交價已同步出現修正,其中,臺南議價率成六都最高,周來人數僅6組也是六都平均最低。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臺南前幾年也是受臺積效應影響,房價大漲,薪資成長跟不上房價漲幅,買氣暫時熄火,而高雄楠梓、仁武及橋頭等北高臺積電紅利區,前幾年價量三級跳,如今隨買氣鈍化,再也不見之前排隊、加價搶房的盛況,買氣也出現停滯。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7/魔鬼藏在契約裡! 律師教戰買屋、賣屋「自保小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