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巧借風暴風力長途遷徙竟能節能

鳥類因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遷徙而聞名,而蝙蝠同樣會進行非凡的長途飛行。

一些蝙蝠進行着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陸遷徙,在北美、歐洲和非洲之間飛行數千公里。

但這些旅程充滿了神秘色彩。

如今,科學家們給蝙蝠配備了輕型傳感器,用以解讀它們的長途旅行策略。

這些小型哺乳動物“藉助”風暴的暖鋒爲其史詩般的飛行提供動力。

“傳感器數據太驚人了!”第一作者、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爲研究所(MPI-AB)的博士後研究員愛德華·胡爾姆(Edward Hurme)說道。

“我們不僅看到了蝙蝠所走的路徑,還看到了它們在遷徙過程中在環境中的經歷。正是這種情況讓我們深入知曉了蝙蝠在其既費成本又危險的旅程中所做出的關鍵決定。”赫爾姆補充說道。

爲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重點關注了 71 只在春季穿越歐洲遷徙的普通夜蝠。

這種新型傳感器技術使得該研究能夠對夜蝠約 1600 公里的遷徙路程中的一部分進行檢查。

作者在收集的數據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模式。

“在某些夜晚,我們看到大批蝙蝠離巢,那場景猶如蝙蝠煙花綻放。”赫爾姆說。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蝙蝠的遷徙浪潮跟天氣狀況的變化存在關聯。

“我們得搞明白在那些特定的夜晚,所有這些蝙蝠究竟是對啥做出了反應,”赫爾姆說道。

蝙蝠趁着風暴來臨,藉助溫暖的順風,用更少的能量飛得更遠。

“它們順着風暴前沿前行,依靠溫暖順風的助力。”赫爾姆說道。

“大家都知道,鳥類在遷徙的時候會利用風力支撐,現在我們發現蝙蝠也是如此,”赫爾姆說道。

這一發現表明,這些小型哺乳動物藉助環境中的能量,像氣流之類的,來助力它們進行長途遷徙。

該研究採用了由 MPI-AB 的工程師研發的超輕型傳感器,其重量僅爲蝙蝠體重的 5%。

這個微小的標籤集成了用於記錄蝙蝠活動和環境溫度的傳感器。

此外,這種創新標籤把 1440 次的日常測量壓縮成 12 字節的消息,並最終通過遠程網絡發送出去。

“無論蝙蝠身處何處,這些標籤都會與我們進行通信,因爲它們在歐洲的覆蓋範圍就如同手機網絡一般。”在 MPI-AB 的動物攜帶傳感器網絡小組領導開發 ICARUS-TinyFoxBatt 標籤的資深作者蒂姆·懷爾德(Timm Wild)說道。

該研究重點關注以長途遷徙而聞名的普通夜蝠。研究人員在春季追蹤雌性蝙蝠向北遷徙。

在三個春季裡收集了數據,當時雌性夜蝠向東北遷徙,所揭示出的飛行路徑比預期的變化更多。

“不存在遷徙走廊。我們原本以爲蝙蝠會遵循統一的路徑,可現在我們發現它們在整個景觀中大致朝着東北方向移動,”MPI-AB 的資深作者迪娜·德希曼在新聞稿中說道。

這項分析表明,夜蝠一晚上能夠飛行將近 400 公里,超過了之前的記錄。

但它們需要頻繁停下來找食物,不像鳥類那樣能儲存脂肪儲備。

這些發現對於蝙蝠的保護有着重要意義,因爲這或許能夠有助於減少與風力渦輪機的碰撞,

這些發現被髮表在《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