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開悟,當代窮人的救贖
精神狀態一天一變的年輕人,每天在躺平和內卷間反覆橫跳。
上班好的領導收到,下班發癲瘋玩睡覺。
如果給這種精神狀態找一個家,幾個月前濃人淡人可能還適應。
現在最新版本是:開悟。
深夜看李誕直播,女孩投稿說,出軌的男友說他開悟了,看見自己了。
女孩發脾氣,男生就說她着相,說她沒有智慧,她想問現在開悟還會一般都伴隨着把女朋友開掉這種現象嗎?
給李誕笑得臉通紅,脖子都縮沒了。開悟儼然已經是在next level的精神境界和時尚單品。
如果讓人開悟的人能夠被稱爲尊者,那麼現在互聯網上,人人都是尊者。
羅翔、水哥、查理·芒格可以讓人開悟,劉亦菲和野原新之助也早早就掌握了開悟的智慧。
開悟,修行者們的一生所求的最高境界,只有少部分人才有的超驗體驗,掌握了人生真諦的營銷號們,現在隨時隨地大小開。
當今互聯網上,開悟比開大還廉價。
開悟者氾濫
從要說十幾年前,開悟還是南懷瑾和星雲大師們的專屬,講究機緣,玄之又玄。
到現在,開悟基本和發“我想開了”的表情包的成本差不多,基本上等於沒有。
看一看現在互聯網上的開悟大師們就知道此話不虛,袈裟和道袍早就不用了,仙風道骨的山羊鬍也不是必備。
只要有足夠的想象力,外在條件都是次要的,人人都可以是《周處除三害》裡的林祿和。
言必稱能量、高維、順應天道、見天地見衆生……在帖子標題中寫“我開悟了”或者打上標籤 #開悟覺醒 ,就是一位已開悟的人了。
有的會拿着早先被盤包漿的天涯神貼招搖撞騙,標題黨一點的叫“分享一個玄學真相”。
“一本上層階級絕對不會分享的開悟神書”,售價29塊9,最吸引人的一章是“阻礙發財致富的兩大絆腳石”。
等你提起興趣了,定睛一看,大部分內容就是後來的UC小編體+廢話文學。
人爲什麼要開悟呢?首先開悟是存在的,地球上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獲得開悟,balabala解釋一大段。
那麼開悟之後是什麼狀態?(用明星和作家的例子鋪墊八百字後)開悟能讓你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現在小編來教你如何開悟,第一步是要靜心,第二步是要專注……
其實核心還是王陽明心學、《認知覺醒》、吸引力法則那套陳詞濫調,說高大上點的叫開悟,說簡單點是學雜了。
文字帶來的精神按摩還不足夠,還得有活生生的人物案例和圖片教材,於是互聯網開悟語錄就誕生了。
首先被推爲智慧人類典範的是《最強大腦》的水哥,王昱珩。
超強的眼力和脫俗的氣質還不是水哥身上性感的部分,他對人生的超然態度纔是讓他被稱讚爲“有大智慧”的原因。
水哥是一個極度清醒剋制的高階人類,他選擇和自然萬物連接,身在名利場中卻看淡了名與利。
因爲人生時間有限、力量有限,所以不碰任何成癮物,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只做力所能及的事。
他的信念就介於躺平和坐起之間,強調一個順應本心,適當努力,解放被世俗綁架的自我。
還有讓網友開悟的三位導師,分別是《天道》男主丁元英,原京東副總裁、漸凍人蔡磊,《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丁元英手拿把掐深度解析社會運行規律,名臺詞“人永遠賺不到認知範圍之外的錢”,至今仍是很多成功學的開場白。
蔡磊心懷大善,身患漸凍症,在治癒這個罕見病上不遺餘力。
當年明月是擁有“頂級覺悟”的覺醒者,領悟人生有盡頭,智慧和知識通往內在強大,內在強大起來就不畏懼孤獨和死亡了。
開悟的大智慧者不侷限於以上的提名,看查理·芒格、劉亦菲、蠟筆小新都是已開悟的修行者,就知道這個名單肯定比共濟會好進得多。
部分影迷覺得諾蘭也開悟了,看《奧本海默》猶如經歷一場療愈冥想,《盜夢空間》和《信條》不異於深度淨化和催眠,諾蘭的偉大無需多言。
開悟的理論一綜合,基本把人生的終極問題都解決了,大的問題建議是想開點,大家終有一死。小的事情建議是強化自我,佛漏哈特,把能做的都做了。
不管身家資產、年齡大小、二次元還是三次元,只要有智慧且邏輯自洽的,來了中文互聯網,統統都可以成爲指點迷津的開悟大師。
雖然不像當代魯迅馬斯克的指教內容那麼具體和全面,這套佛不佛、道不道,雜糅了成功學和身心靈百家思想的抽象開悟論顯然更適合當今的互聯網氛圍。
雜不是問題,理論有用就行。
開悟不是大師的專屬,卻是窮鬼的救贖
這些野生尊者的開悟論是我們以前沒聽過嗎?即便聽過,換個說法、換個人講出來,仍然能緩解一些精神焦慮。
上學的焦慮畢業之後沒學上,進入社會的焦慮找不着工作,有工作焦慮加班熬夜、工資降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輪到自己被優化了。
學生黨/打工人深夜紅着眼就想看點有治癒效果的,劃手機倆小時,刷完小貓小狗、曠野遠方,收藏夾躺了二十個教人看開的開悟大法。
它的宣傳效果是“獲得精神平靜和滿足”,實際上是安慰大家就算賺不到錢,人也能過得挺好的。
更別提開悟的字裡行間、言外之意還在瘋狂暗示:“錢是最賤的,你不在乎錢,專注自我,就能賺到大錢”。
這麼一套組合拳,誰還能負隅頑抗?
當下語義的開悟,是裹着躺平、鬆弛和自我解放外殼的新中式成功學。
出版書時代的大冰和張嘉佳已經過時了,文字空洞、矯情,表達太油膩。
那些或主動或被動的互聯網悟道大師,都是生存狀態看似不用力、實際上沐浴在財富和名利中的人。
一個“開悟”的人可以淡泊,嘴上遠離世俗,但萬萬不可離金幣太遠。
就像李誕說的,釋迦牟尼,他可是個王子啊。
蔡磊是京東前副總裁,曾經幫助京東開出全國第一張電子發票。他爲了治癒漸凍症累計投入上千萬元資產,今年年初又宣佈將捐助1億元用於攻克漸凍症相關科研項目。
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希爾的副董事長,《福布斯》的數據顯示,2023年他的身家資產是26億美元。
對他們來說,開悟可能只是財富的副產品,如何解釋都能自圓其說。不足的部分會自動被遺忘,只取能用的精華,畢竟來自成功者的鼓勵和指點總是更有說服力。
還有一種像是當年明月和水哥這種,身上充滿了brain is the new sexy的氣息。
他們的財富不是第一位,但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充滿了智性。
水哥和當年明月,一個是最強大腦,一個參透明朝歷史,不約而同地秉持着錢財是身外之物的理念,都默默地賺了大錢。
水哥上談話節目,說自己就是到處玩,楊笠問他怎麼賺錢。
水哥淡淡說:“賺錢這件事是最簡單的。”說完旁邊的楊天真、傅首爾和易立競都沉默了三秒。
高階人類水哥身上有一百多項專利,每年的收入少說上千萬,在北京的房子是個小型的博物館。
無欲則剛的他是擁有北京豪宅的土著,從小在大院長大,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放棄了分配好的工作和讀研,自學成才。
當年明月2007年就登上過中國作家富豪榜了,連續四年沒掉出過富豪榜前十。
最高的一年當年明月的版稅有整整1000萬,排名第四,壓在前面的三位分別是鄭淵潔、郭敬明和楊紅櫻,而韓寒還要往後稍一稍。
他們的個人魅力和精巧的語言太過奪目,好像他們真的想教會你一些什麼。
就和點贊錦鯉轉發好運差不多,我們點贊過這些看似智慧的隻言片語之後,睡一覺起來,彷彿真的有一些量子玄學的力量默默地傳進了腦子。
第三種人介於騙子和知識搬運工之間,更準確的定義是南懷瑾說的“油子”,一臉佛像,一身佛理佛氣,看了讓人討厭。
他們確實搬運知識,把以上兩種人羣奉爲開悟尊者,順便想誆點小錢。
高階人羣的開悟神書要價二三十都算少的,進羣開課幾百上千,比去健身房辦年卡貴。一張線下課門票99,號稱能迴歸天性,休養生息,給身心充電。
有沒有療效不知道,看樣子是和以前練氣功的場面沒什麼兩樣。
與其說他們是開悟的修行者,不如說是把互聯網玩轉了的自媒體,線上搬運和生產內容,搞知識付費,線下還有實業可以引流。有個非官方定義,統稱他們是“經營型創作者”。
以前看《最強大腦》,每次介紹完選手,主持人蔣昌建老師就會喊出一句不變的定場白:“讓科學流行起來!”
科學流沒流行我不知道,但玄學確實流行起來了。
每逢節假日,雍和宮靈隱寺就擠滿了人,北京杭州的地鐵上,從來不缺戴十八籽手串的年輕人。有多少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間選擇了求佛?
幾百求手串轉運,28.8知道權貴不告訴你的宇宙秘密,所以誰也別笑話誰,咱們終於活成了父輩爺輩當年帶氣功鍋的樣子。
設計/視覺L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