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歌”是Z世代年輕人的集體共鳴?

可快閉嘴吧!

一個身穿粉紅“棉襖”,畫着上翹眼線、鼻子貼着創可貼的04年加拿大女孩,有點萌、有點酷,她在《美國偶像》裡唱了一首全程需要“嗶嗶”的歌。她被淘汰了,但也火了。

上文提到的女孩,是叫Sophie Powers的女歌手。她是海外社交平臺上擁有40W粉絲的網紅,現已簽約大西洋唱片和大名鼎鼎的BLACKPINK Rosé成爲同門,但你可能依然完全沒聽說過(deepseek也不認識)。畢竟她成名的舞臺《美國偶像》整體日薄西山,不再能出產這樣Kelly Clarkson、Adam Lambert這樣的明星。但萬一你在碎片信息的海洋裡刷到了她的成名作——“閉嘴歌”,希望擦掉滿頭的問號後,不要被營銷文字煽動。這首Sophie原創作品的名字是四個不太禮貌的縮寫字母,所以下文我們用網友給的暱稱“閉嘴歌”來稱呼。

節目中,Sophie一臉淡定地表示,這是一首催淚之作,而歌詞大意如下:

“我有隻寵物蜥蜴,它挺好的但我覺得沒意思了,就送給我媽。我媽挺喜歡,因爲動物比人好……你們好煩,別來煩我,我不喜歡我的工作……你們都閉嘴,一切都閉嘴、萬物都閉嘴、世界都閉嘴……動物好,人不好……”並且在所有關於“閉嘴”的排比裡,都使用了歌名裡那四個不禮貌的單詞,以至於我們能看到的版本大都充滿消音。

評委們一臉懵地聽完,很有風度地誇獎了Sophie充滿個性,但也很理性地將她淘汰。但網友們另有想法,狂歡轉發,還有一些人將它捧爲年度之歌。隨後網上立刻看到Sophie這首歌曲完整版的MV,妝造鏡頭都很在線,儼然是在正規發片的大道上飛奔了。

其實看到這裡並算不上什麼驚奇,不過是一個典型的互聯網娛樂事件。畢竟咱們這邊龐麥郎的《我的父親是瓦匠》與《阻止你哭泣》(沒聽過就算了,別搜,真的!)有過之無不及。奇怪的地方在於熱度起來後,一些還挺有名的媒體報道Sophie和她的“閉嘴歌”,稱“她一語點醒夢中人”“看似胡鬧的詞句,實則精準刺中當代生活的集體焦慮”“這位明星正肩負一項使命,要爲這個比以往時候都更疏離的流行樂壇,重新注入真實的情感”……

突然很想聽聽這些人怎麼給《我的父親是瓦匠》與《阻止你哭泣》上價值了。

拋開一切場外因素就歌論歌,“閉嘴歌”主要優點在於韻律洗腦。裡面包含的憤怒、指責和反抗,並不匹配一個20歲人的思維。

首先歌詞裡“動物好,人類不好”這個簡單粗暴的理念,放在當下莫名其妙。人與自然的課題討論了近一個世紀,不會停步在這麼膚淺的呼聲上。更何況歌詞第一句裡,“我”也不怎麼愛動物,僅僅因爲“厭倦”就把寵物蜥蜴遺棄了呀!這個行爲但凡接盤的不是親媽,在這個年代都很容易被網暴的吧!

如此矛盾和幼稚的“愛動物”讓人瞬間聯想到著名的“瑞典環保公主”Greta。她15歲的時候罷課呼籲保護環境、乘奢侈的帆船跨越重洋質問世界“how dare you”,大衆還遺憾她被別有用心的成年人利用。但看到20歲時的她依然熱衷場外抗議活動、並最終被捕,只會覺得要麼她真的被利用廢了,要麼她也成了別有用心的成年人。

其次,歌曲最魔性、也最讓一些人上頭的部分,就在於副歌裡用排山倒海的“XXXX給我閉嘴”無差別攻擊萬物。有評論形容此爲“厭世感”還勉強恰當,但說這是爲Z世代發聲就太離譜。

並不是不理解這種音樂手段和表達。搖滾、朋克在表達抗議、憤怒時往往粗暴,但每一個流傳下來的曲目,聽衆都能從簡單的歌詞裡明白具體批判所指。舉一個更接近的例子:酷狗地下樂隊時期有一首《韓流來襲》,也用不禮貌的語言無差別掃射KPOP團體和臺灣女歌手。它過激,但至少符合一個地下RAPPER對流行審美不認同又無奈的處境。而當酷狗走上主流,這種憤怒和不滿就再也沒有了成立的環境。所以如今我們會看到酷狗在舞臺上亦步亦趨地跟着當年歌裡diss過的徐懷鈺訕訕賠笑。你可以說他對主流妥協,但是不是也能理解成,中年的他叛逆了自己年輕時的叛逆。

所以,叛逆得有環境,批判要有所指。一個人今天站出來說“算被火燒死也要宣佈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你不會覺得他偉大;一個人今天呼籲“裹小腳是惡習必須廢除”,你也不會認爲他尊重婦女。“討厭一切”等於啥也沒具體討厭,而“全世界都給我閉嘴”的達成方式一定是捂起耳朵高喊“我不聽、我不聽”。這種話由一個已經20歲的少女說出來,更可能是爲了搞效果,而不是反叛,更遑論代表Z世代的集體心聲。

Sophie顯然不是Greta也不是龐麥郎。與“閉嘴歌”同期,她還有多個MV推出,不但造型古靈精怪時尚感十足,詞曲本身層次也複雜得多。她一點兒也不像“不愛自己的工作”的樣子,更沒什麼“厭世”的實感。或許她只是一個精通流量密碼的女孩,身後也早有團隊在運籌,找到了一個也許比拿下《美國偶像》冠軍更對自己歌手之路有價值的宣傳方式。

只怕唱者無心,聽者會錯意,真的以爲“全世界都閉嘴”就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呼喚。也希望瞎吹它“精準刺中當代生活的集體焦慮”的人才真的閉嘴,這時代真實的焦慮很具體很嚴肅,沒有這麼潦草和浮誇。

圖片來源:X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