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月經幣!他連署補助男性「伙食幣」:男性食量是1.5倍 網戰翻

▲民進黨立委呼籲衛福部研議月經幣政策。(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民進黨立委範雲、張雅琳今(9日)召開「慶祝臺灣女孩日-發放月經幣,讓女孩掌握自主與權利」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儘速研議「月經幣」政策。而後,則有網友提議「補助男性『伙食幣』」,原因是男性的平均食量比女性大,所以應該補助。該提議曝光後,也引起討論。

「月經幣」政策發想團體「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理事江心怡指出,月經幣可以仿照文化幣的成功模式,針對16歲至22歲女性,每年發放固定金額的月經幣,供購買生理用品或相關經期用品折抵使用。月經幣將以文化幣架構爲基礎,每年1200元、連續7年,共計8400元。

之後就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提議「補助男性『伙食幣』」,提議內容指出,應該補助臺灣16歲至22歲男性每年1200元的伙食費,「因爲男性平均食量是女性1.3~1.5倍,換算每月伙食費會多出女性2400~4500元左右。雖然1200元與男性平均多出的伙食費差距很大,但比照女性月經幣不能差太多,以免又被說成性別不平等」。

▲網友提議補助伙食幣。(圖/翻攝自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至於提議初衷,則是讓男性減輕吃飽的壓力,因此可以設限只能買主食,店家則由政府配合決議。利益、影響部分則寫道,「可以讓男女平等真正落實,女性每月會有生理上的弱勢(會有月經讓花費高於男性),而男性每月也有生理上的弱勢(會有食量較大、伙食費高於女性),這是一個平衡兩性平等的好方法」。目前已有83人附議。

針對此提議,就有網友直呼,「現在知道月經幣多荒唐了吧」、「冷知識:增加男性權益並不會傷害女性權益」、「男性可以有伙食幣,女性可以有衛生棉補貼,不懂爲什麼要有這麼大的反彈」、「只有女生有,男生肯定會不平衡,而且男生伙食平均確實比女性大的多,我覺得挺合理的」。

也有網友表示,「一堆沒月經的在那邊月經幣跟伙食幣比,女生是一定會來月經,男生又不是一定全部人都吃那麼多」、「我是男的,我只能說伙食幣完全沒有必要,感覺就只是用不當類比拿來攻擊月經幣的手段」、「雖然但是,男生、女生都會吃東西」、「我是女生我也吃很多,要不要補助我伙食幣」。